顶点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71章 银元(第2页)

金花银原意为足色而有金花的上好银两,又名折色银或京库折银,是明代税粮折收的银两,主要用于皇帝赏赐,折放武官月俸。

明初征收赋税主要是实物,仅坑冶税有金银,夏税秋粮折收金银惟在陕西﹑浙江偶一行之,俱解南京供武臣俸,各边费用间亦取于其中。

永乐迁都后,京师官员需持俸帖往南京支领俸米,道远费多,辄以米易货,贵买贱售,有时俸帖七八石,仅易银一两,于民于官均不利。

正统元年,副都御史周铨建议于南直隶、浙江、湖广、江西不通舟楫处,将税粮折收布绢、白银解京充俸,江西巡抚赵新、户部尚书黄福等也先后奏请。

明王朝遂决定将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之夏税秋粮四百余万石折银征收。

米麦每石折银二钱五分,共折银一百零一万二千七百余两于北京内承运库缴纳,每季分进二十五万余两,入内承运库,谓之金花银。

宣德时,江南巡抚周忱乃请检重额官田、极品下户税粮准折纳金花银,每两当米四石解京充俸。

其后这一制度概行于全国其它各布政司,以为永例。

到这个时候,朝廷官面上虽然依旧是禁止白银流通,但因为征税时已经将白银当做征收赋役的媒介,实际上已经默认了白银的货币属性。

宣德以后民间交易几乎不用宝钞,弘治、正德朝也多次以太仓积钱给官俸,十分为率,钱一银九。

由此也可看出,明廷到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把白银作为货币在使用。

到了嘉靖年间,白银的使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终于到了嘉靖八年,朝廷开始“课税、官俸俱用银”,北方防御蒙古俺答“增兵没戌,皆以银支给”。

朝廷白银收支的情况越来越多,白银离法定货币越来越近,而根本原因也在于钞法已经彻底糜烂。

成化、弘治时期是明朝财政的重要转折时期,与明初偶发性的财政支取不足不同,该时期朝廷财政开始出现连续性的支用危机。

不过在这个时期,朝廷在支用不足的情况下还能通过印制宝钞来弥补财政不足。

而到了嘉靖朝,宝钞根本就花不出去,只能使用民间接受的铜钱和白银。

但就支付军饷的宝钞,由于宝钞崩溃使得官军支钞等同无支,因此部分边镇官军考虑路途耗费,出现或四五年,或八九年,乃至有终身不支钞者。

但无论如何,这一时期还可以用宝钞来弥补财政,只是嘉靖皇帝是个比较务实的皇帝,他知道继续向下面支付宝钞可能影响皇权稳固,所以顺应民意开始选择白银支付,减少宝钞发放。

而这,也成为了嘉靖朝巨大亏空的根本原因,耗尽老库积存亦不足。

想到这些,自然也是魏广德早就在考虑的一件大事儿,这事儿他没有信心自己能操作好,或许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上面那人头上。

想到这里,魏广德不由得看了眼首辅位置上的张居正。

想要张嘴,不过眼角余光看到辅臣吕调阳,魏广德最终还是打算等等,和张居正私下里商议此事。

而这件事儿,就是魏广德一直在考虑的,彻底废除“大明宝钞”。

此时的大明宝钞,名义上依旧是大明朝廷官方认可的货币,但是实际上早就被民众抛弃,仅作为一种财政征收媒介和礼仪性货币存在。

但是,虽然被民间抛弃,可在朝廷和地方官府在做年度财政报告时,宝钞依旧被做为重要的一环,甚至于嘉靖八年后课税用银,也只是一部分,相关盐税、商税折钞、关钞依旧还有一定比列收支的宝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在魏广德看来,实在是朝廷财政收入的一大损失。

若是能够彻底禁止地方官府在收税时接受宝钞,全部改用银钱,朝廷朝政收入当能增收十数万两银。

不过这些政策,多是在成祖、宣宗时期为了挽救宝钞而制定的政策,在印制、发放大量宝钞后适量回收一部分宝钞稳定宝钞币值。

这些政策,已经成为了所谓的“祖制”,倒是很难变动。

至少,魏广德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改变。

倒不是理由不充分,实际上太祖朱元璋制定宝钞政策时,就从没有想过要回收这些纸。

既然太祖时就没有这个打算,那之后的政策也就是有违祖制,现在废除也就顺理成章。

把每年户部还在回收的那些宝钞全部换成收银钱,自然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实打实的银子。

于是,等吕调阳起身告辞后,魏广德借故留了下来。

“善贷,你还有何事?”

张居正在问出这话的时候,内心其实是忐忑的,他也担心魏广德发现他和冯保的密谋。

一旦把事儿捅到慈庆宫去,他们可就是吃不了兜着走。

只不过,魏广德说出自己想法了,张居正才暗松一口气,他们的计划没有被发现就好。

“宝钞自宣德朝停止印制后,朝廷其实每年回收的宝钞数量依然不多,有必要彻底废弃吗?”

张居正不认为魏广德这个想法有多大的利益,即便可以为朝廷增加一点银钱又如何,那等于把大明宝钞最后的遮羞布也撤掉。

太祖留下的烂摊子,他可不想去碰。

“叔大兄,现在朝廷困局非一朝一夕能解决,只能增收节支再无它法。

叔大兄那篇《生财有大道》我也拜读过,‘盖务本节用,生财之道也。’

可惜,朝廷支用太多,根本无法做到结余,为此只能想方设法将应收之财尽收。

以善贷看来,这宝钞抵税就是可以彻底放弃的。

当初太祖发现宝钞,主要还是我大明铜料不足之故,印制宝钞方便民间流通,至于之后,那是后话。

当今虽铜料依旧紧缺,可适才和卿所言却让我眼前一亮,如今海外白银涌入,朝廷制钱,似是可以.....以银制钱。”

魏广德所说银钱,可不是这个时候大明流通的银子和制钱,而是打算直接在大明制作银元。

热门小说推荐
天启预报

天启预报

我想要挨一顿毒打灾厄之剑旧世界守墓人调律师最后的天国捍卫者二十四个毁灭因素之一淮海路小佩奇深渊烈日最终的地狱之王槐诗。某一天,穷困潦倒的槐诗忽然发现自己捡来的金手指终于能用了只不过,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为了赚钱和苟命,他一不小心踏入了这个危险世界。现境之外的边境,日常之后的异常。...

殷娇龙青渊

殷娇龙青渊

穿书爆笑沙雕老六们不说自己有读心术团宠没素质前期疯癫文学he殷娇穿书十年,终于在某一天,觉醒了她穿到一本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里,男女主之间的故事一千多章,全员没嘴是狗听了都摇头的程度好消息女主是她姐,结局he坏消息她家被抄了,全死光光了从此,殷娇为了改变书里的结局可谓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片段一失踪多年的女主长姐回家,殷娇带领一众人给足了自己姐姐排面我为我姐举大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殷娇龙青渊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老兵朱高远,穿越成为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凭借熟知的历史知识及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率领千余残部成功的从朝阳门溃围而出。继而出人意料转进燕山,躲过流贼大军追剿。继而设计兼并了吴三桂派去劫驾的一千夷丁。一片石大战爆发后,又率领两千明军长驱南下。流贼惨败退出北京,建奴南下,朱高远凭借着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死守黄淮防线。...

官婿升途

官婿升途

父亲惨死,林易放弃挚爱的初恋入赘陈家,他发誓一定要爬到权力的巅峰,调查出当年的真相!...

亲爱的,该吃药了!

亲爱的,该吃药了!

亲爱的,该吃药了!美丽纯洁的圣女,端来了治疗伤势的药剂。在这一天,他用双眼看到背叛,用灵魂体验到绝望从这一天起,勇者已死,有事烧纸!...

万古第一战皇

万古第一战皇

落魄的皇朝储君,得始皇绝学,承龙神血脉,一朝蜕变!以身为炉,意志为火,融合奇珍异铁神兵宝刃,成就无上肉身。纵横天地唯我尊,宇宙星空谁能敌?高歌猛进,踏天而行!吾之意志,浩瀚磅礴,吾之战力,盖世无双!我名林寒,古今第一战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