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百一十一章 想屁吃(第2页)

但他们想得挺美,可事实上怎么可能?

“不会在有议会了。”

李华成轻声道。

他很轻很轻的一句话,却让其他几位理事内心都沉了下去。

东城无敌突然笑了一声。

在场众人,他心态可以说是最稳的,如果中洲和东皇宫注定要融合的话,那么理事不理事的,他还真不在乎,毕竟宫主都是他亲生儿子,东皇宫内会不会有议会,对他来说都是无所谓了。

“如果我们和东皇宫融合,最高处的位置,只有四个。”

李华成看着他们的表情,慢慢的说道:“不算宫主。”

东皇宫覆盖中洲,宫主就是至高无上的,李天澜的性格或许会不管事,但他手里掌握的力量不会少半分。

所谓最高处的四个位置,都是辅助宫主的核心角色,在宫主的意志处在沉默状态下的时候,这四个位置可以全权代表东皇宫,处理各种事物。

李华成对此有过大致上的了解,至少目前来看,确切地说,是李天澜还活着,或者说离开这里之前,东皇宫的结构会很固定。

因为李天澜习惯了甩手掌柜的角色,他不管事,懒得管,也不会去管,所以那四个职务相对来说是最自由的,也很贴近现在议会理事的状态。

但这样的情况只限于李天澜做宫主的时候。

而到了下一代,李天澜的继承人出现并且继承了东皇宫之后,整个东皇宫的权威就都会集中在新宫主的身上。

那个时候,中洲和东皇宫的融合也已经结束,整个中洲都将迎来一个新的稳定结构。

“四个位置...”

郭闻天声音低沉的开口道:“我们能占几个?”

他的声音沙哑而干涩。

他也了解李天澜的性格。

宫主是李天澜的话,那么这四个位置就相当于是现在的理事了,名义上他们还有顶头上司,但实际上等于是没有,因为李天澜根本懒得干涉具体的事物。

如此一来,这四个位置的重要性也完全体现出来,他们现在有八个人,在这四个位置里面,能拥有几个?

即便是能拥有四个,那么在场八个人,剩下的四个又该如何安排?

“几个?”

李华成有些莫名的看了郭闻天一眼:“你觉得呢?”

郭闻天似乎没有察觉到李华成的视线有多么复杂,迟疑了下道:“即便我们承认李天澜的宫主地位,但毋庸置疑的是,东皇宫现在的决策层还太年轻了一些,李天澜可以是宫主,但我认为,其他的重要位置,还是应该交给经验更丰富的人,这样对稳定局面更加有利。”

李华成默默的听着,没什么表情。

郭闻天本想言尽于此,可四个位置对八个人,着实有些太过敏感,他就怕这个时候含蓄一些,转头就要被人阴死,干脆直接说了下去:“这四个位置,我认为议长至少要有一个,我...我现在精力还行,而且各种工作我都可以适应,我...”

周围各种意味的目光集中过来,郭闻天脸色和语气都变得有些不自然,但他还是硬着头皮继续说了下去:“我认为我有资格拥有一个位置,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位置...”

李华成嘴角抽搐了下,有些茫然的看着脸色涨红的郭闻天。

他说今后的东皇宫有四个位置...

结果郭闻天竟然想全都要?

四个位置,全都要?!

什么样的天后能给你这样的勇气?

东皇宫要是连这个都能答应的话,那算什么?

身为宫主的李天澜不管事,四个位置全部属于他们,那这样的融合跟不融合有什么区别吗?

你扯什么经验,末日之下,经验能有什么用?

热门小说推荐
飞扬年代:从采购员开始

飞扬年代:从采购员开始

姚卫民穿越到了那个激情飞扬的年代,开局进入合作社,做了采购站的一名采购员。在这个一切按照计划运行的时代,采购员不但影响着本地经济流通命脉,同时还是人们眼中最吃香的岗位,八大员之一。作为穿越者,他随身带着一方空间。时代滚滚向前。姚卫民的人生,再次精彩起来...

数风流人物

数风流人物

瑞根晚明红楼半架空历史官场养成文,绝对够味!大周永隆二年。盛世隐忧。四王八公鲜花着锦,文臣武将烈火烹油。内有南北文武党争不休,外有九边海疆虏寇虎视。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关键在于你身处其中时,该如何把握。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且看我如何定风流,挽天倾!历史官场养成文,兄弟们请多支持。瑞根铁杆书友群...

破茧

破茧

先校园后都市破镜重圆1夏鸢蝶走出大山那年,刚满17岁。她提着破旧的行李箱,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扎着土丑土丑的双蝎尾辫,迈进了资助人那个像公主城堡一样的家里。富贵迷人眼。但夏鸢蝶不看。她只想考个...

天命红人陆渐红安然

天命红人陆渐红安然

官场失意,情场便得意,逛街都能捡着大美女,岂料此美女竟...

官婿升途

官婿升途

父亲惨死,林易放弃挚爱的初恋入赘陈家,他发誓一定要爬到权力的巅峰,调查出当年的真相!...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老兵朱高远,穿越成为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凭借熟知的历史知识及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率领千余残部成功的从朝阳门溃围而出。继而出人意料转进燕山,躲过流贼大军追剿。继而设计兼并了吴三桂派去劫驾的一千夷丁。一片石大战爆发后,又率领两千明军长驱南下。流贼惨败退出北京,建奴南下,朱高远凭借着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死守黄淮防线。...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