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66章奇迹和吉兆(第一更求月票)
被夏初见单拎出来怼,这女记者更惊慌了。
她恰好真的姓卓,虽然跟卓王英不是一个父母,但是她的父亲,跟卓克毅,也就是那位子爵大人,是隔房堂兄弟。
她家跟卓家袭爵的那一房之间,亲戚关系已经有点远了,但都是卓氏,根据北宸帝国的袭爵法,五代以内是亲戚的话,都算贵族阶层。
她也是贵族阶层。
当然不甘心卓家因为这点事就被夺爵。
谁愿意从高高在上的贵族,成为低贱的平民呢?
所以她们卓家还有贵族封号的所有人,最近都一直在想办法怎么翻盘。
这一次军方上级机构还没派人来调查,下面这些管理松散的军方媒体却第一时间出动,就是有人还在垂死挣扎。
企图从夏初见她们这边打开突破口。
夏初见看着这名神情大变的女记者,冷冰冰地说:“你是想从我们这里打开突破口,只要证明我们有问题,是不是就能证明卓副总教官没问题?”
“你可真是想岔了。不管我们有没有问题,卓副总教官都罪不可赦!”
夏初见很清楚,热搜上都说了,是皇帝陛下的旨意,军方如果要反对,早就反对了,还能等到现在?
宗若安身边的人这时也发现有不对劲的人混进来了,急忙上前,一边一个,握住了那女记者的胳膊,要将她赶出去。
夏初见还在说话:“查查她所在的媒体,说不定有新发现呢!”
那女记者这时才慌乱地说:“是我自己要过来的!跟别人无关!”
夏初见已经不理她了。
宗若安适时出来打圆场,说:“你们看,这就是我要改变的现状。我们需要更透明的决策机制,和更公平的社会环境。我是宗若安,如果我当选元老院议员,我会将这个原则贯彻到底。”
就在宗若安侃侃而谈的时候,权与训和权采薇也在外面的敞篷车上,收看不远处独栋别墅里的实况转播。
权采薇啧啧说:“宗少真是很适合元老院议员的工作。——不会做实事,但是口号叫得震天响。”
权与训悠悠地说:“若安跟那些尸位素餐、口不对心的议员还是不一样。他是真信这些。”
“那他能改变吗?能让自己跟别的阶层平起平坐吗?”权采薇嗤笑。
权与训也笑,说:“当然,他要自己跟皇族平起平坐呢……”
“皇帝陛下是他亲舅舅呢,还不够吗?”
“当然不够……”
“那他那种平等,是对上,对下呢?”
权与训不说话了。
权采薇也就明白了。
而在宗若安又发表了一番演说之后,又有几个记者记起了自己的采访任务,开始追问那四个戴着黑色大口罩的女飞行员。
在她们看来,站在最左边那个身材最高的女飞行员,可真上镜!
她们带的摄像师忍不住给她拍了一张又一张照片,各个角度的。
很快,他们不满足拍她戴着军帽和口罩的样子,都在喊话:“夏少尉是吧?能不能把口罩摘下来,给我们拍几张照片?”
夏初见一律当没听见。
她都在后悔,没有在口罩下面,再戴一个人脸头套。
那位北宸皇家电视台军事栏目的米主播,这时也把注意力转向了夏初见。
她很有风度地问:“夏少尉,听说你在基地训练的时候,枪法很准。看你的年纪,才刚满十八岁,你是怎么练习枪法的?”
这个问题的用意,夏初见秒懂。
这是要给宗若安抬轿子造势啊……
她也乐得花花轿子人人抬,立刻说:“这多亏了宗氏,是他们给了我无私的帮助,提供枪支弹药给我练习。我很小的时候就展露了枪械方面的天赋,得到宗氏的注意,也进入了他们的资助名单。”
“我很感谢宗氏的帮助,他们施恩不望报,只为了给国家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材。我只要报效国家,就是报答了宗氏。这样的贵族,才是我们的楷模。”
然后她转向有点惊讶的宗若安,朝他恭恭敬敬鞠了一躬,说:“谢谢您,宗若安先生!我以后一定好好从军,多立战功,为宗氏争光,也让宗若安先生以我为荣!”
姚卫民穿越到了那个激情飞扬的年代,开局进入合作社,做了采购站的一名采购员。在这个一切按照计划运行的时代,采购员不但影响着本地经济流通命脉,同时还是人们眼中最吃香的岗位,八大员之一。作为穿越者,他随身带着一方空间。时代滚滚向前。姚卫民的人生,再次精彩起来...
瑞根晚明红楼半架空历史官场养成文,绝对够味!大周永隆二年。盛世隐忧。四王八公鲜花着锦,文臣武将烈火烹油。内有南北文武党争不休,外有九边海疆虏寇虎视。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关键在于你身处其中时,该如何把握。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且看我如何定风流,挽天倾!历史官场养成文,兄弟们请多支持。瑞根铁杆书友群...
先校园后都市破镜重圆1夏鸢蝶走出大山那年,刚满17岁。她提着破旧的行李箱,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扎着土丑土丑的双蝎尾辫,迈进了资助人那个像公主城堡一样的家里。富贵迷人眼。但夏鸢蝶不看。她只想考个...
官场失意,情场便得意,逛街都能捡着大美女,岂料此美女竟...
父亲惨死,林易放弃挚爱的初恋入赘陈家,他发誓一定要爬到权力的巅峰,调查出当年的真相!...
老兵朱高远,穿越成为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凭借熟知的历史知识及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率领千余残部成功的从朝阳门溃围而出。继而出人意料转进燕山,躲过流贼大军追剿。继而设计兼并了吴三桂派去劫驾的一千夷丁。一片石大战爆发后,又率领两千明军长驱南下。流贼惨败退出北京,建奴南下,朱高远凭借着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死守黄淮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