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邓芝听了那些来服力役赚钱的江州百姓陈述,内心不由对张松治下和诸葛亮治下的生活困苦程度,有了耳目一新的认知。
他还怕这是个例,所以又暗中观察了一会儿,分时段先后问了好几批人。遇到别人嫌他太烦,或是累到了懒得搭理的,邓芝还会稍微给几个铜钱陪个好。
结果,一整个上午下来,听到的说法几乎都是众口一词。反正就是觉得在刘璋治下的日子难过,远不如在诸葛亮掌管的地盘上谋生。
当然,除了这些怨怼之言,邓芝也额外捕捉到了两类有用的信息。
首先,他敏锐地发现,诸葛亮做的徭役用人规模规划,似乎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每一阶段要用多少人,都不像是拍脑门定的,而是严密计算后再调度。
用工的规模既兼顾了工程的实际需求,又考虑到了江州当地百姓在不同月份的劳动力富余程度。似乎总能确保“每时每刻来应募服力役的人数,总是刚好比当前需要的人数略多。确保大家需要抢活儿干,又不至于争竞得太厉害,稍微排几天队就能轮上”。
邓芝并不是穿越者,也不可能知道后世“饥饿营销”这一经济学概念。但他朴素地观察到了,诸葛亮这样的用人规模调度,刚好能让其变法善政的讨论度和传播度尽可能大、也传得尽可能快。
毕竟要是太轻易得到,世人就不会抢了,也不会去讨论、说闲话了。更有可能觉得工钱是不是给低了,不满足于“交钱免役的人交了多少钱、官府就拿这些钱来雇人干活”,然后就会有人要求涨钱。而一旦这个口子开了,官府不再是一个中介平台,需要官府贴钱,这事儿贴多贴少就难以服众了,一开始就这么搞,绝对是不利于新法的稳定性和严肃性的。
就是要让工作机会稍微难得一点,能得到又不是轻易够到,这些乡民们回去后,才会向还没来的乡亲们卖弄“给诸葛令君干活赚钱的机会可不好得,我也是提前去了一趟、登记排了号子,下次才能有活干”。然后大家就会潜移默化觉得干活就该拿那么多钱,也不会多想了。
在通讯原始而落后的汉朝,可不就得指望这样口口相传的话题度,才能让民间底层快速了解新法。
而且,诸葛亮做这一切,还显得那么不着行迹,并不会让人察觉到他有“饥饿营销”。
因为营造内河港口这种差事,尤其是在嘉陵江上,本来就是越到冬天,所需的徭役人力越多的,而秋天的时候活儿本来就没那么多。
如前所述,嘉陵江的水位,每到寒冬就会急剧下降。后世冬天到过重庆的看官都知道,冬天的嘉陵江只剩江心那几十丈宽的核心航道还有水流,两旁大片大片的乱石滩都会枯水露出来。
所以要修夏秋季节时用的栈桥设施,最省力的办法就是趁着冬天修,那样民夫就不用下水了,可以直接站在乱石堆上干活,施工难度大大降低。所以冬天用的人力也最多,要趁着水位低的黄金时段抢工期。
而徭役人力的供给侧,也是恰恰跟修港口所需的人力完美匹配的。
秋收结束之前,诸葛亮那边用人少,而百姓因为农忙,能去应募的也少。只有极少数田非常少的赤贫户,因为实在没多少农活可忙,才能抽出时间秋收时兼职做工。所以刚好能保持“用人规模略少于应聘规模”。
等秋收结束,劳动力供给增加了,诸葛亮那边劳动力需求也因为嘉陵江水位的下降而同步增加了。
需求侧始终保持比供给侧稍微低那么一点点。既让百姓适度卷,增加了话题度传播度,又能维持住新法的威信和用工价格,可比商鞅徙木立信什么的高明多了。
偏偏这一切,外行人看热闹还看不出来,一切都是运筹于无形。
绝大部分人只能看懂结果,然后感慨“诸葛亮运气真好,做什么都有人配合捧场,做什么百姓都肯响应号召,他开什么价就是什么价”。
只有数学和管理统筹能力极强的人,才能略微看出一点其中端倪,但也未必能看得这么真切。
邓芝虽然算是实干之才,为吏也有四五年了,但他显然也是完全没这个本事看懂的。
他如今能勉强看出一点端倪,还要感谢他最近两年、跟着诸葛瑾身边当曹属,又耳濡目染学了不少东西。
诸葛瑾身边得用的人,多多少少数学都不能太差,这已经成了如今司徒府的一个惯例了。要来司徒府做事的,都必须有点扎实的算学基础,要学会处理政务时定量分析,脑子里有这根弦。
邓芝原本算学并不好,看问题也不够理性定量,还是到了诸葛瑾那儿后,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两年来自己用业余时间刻苦恶补,如今总算能勉强看出诸葛亮行事妙处的十之一二。
“诸葛司徒与诸葛令君的运筹之妙,真是……不仅世人难以企及,甚至都难以看懂其妙处。初见其部署,亦不觉异。换别人来干,却又不能见其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邓芝最终不禁如此叹服感慨,同时内心也承认,自己肯定不可能完全看懂诸葛亮的设计。
如果这世上有谁能百分百完全看懂诸葛亮的数学和管理统筹,那估计只有指望诸葛瑾亲至了。
……
如是在嘉陵江以南的江州旧城游历观摩了数日,见惯了江州旧城百姓对应募的踊跃、徭役管理的井井有条。
也看够了张松治下百姓、如同水之归下,人心都向着诸葛亮。
心悦诚服的邓芝,才终于回到江北。
他估摸着,诸葛令君要给司徒的回信,差不多也该准备好了。他也得经常看着点,不能误了上面的事儿。
不过回到江北新城后,他找人通传了一下,却得知回信迟迟未能备好,似乎还有些疑难内容需要商榷,没空接待他。
邓芝只好再闲晃数日,看看江北新城这边的民生百态。
百无聊赖之际,邓芝忽然想到,在江南那几天,听江南百姓多次提到:如今江北新城的百姓、农闲时多有其他更来钱的活可干,所以在江北才找不到人服徭役,他们宁愿交钱免役。
当时邓芝也不明所以,就问他们,如今江北可是有什么新的产业。可惜那些江南贫民也说不出个具体的所以然了,只说江北这边,近日新开了几家织锦工坊,官营私营的都有,还面向百姓广招本地人为织工。
工价好像是按干活的量多少、计件给的,但是手脚快干活多的,都可以赚得比代役钱多出不少,因此勤快麻利的都选择进工坊做工。
“如今既然还有闲暇,不如看看江北这边的织锦工坊,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能让百姓如此趋之若鹜。”
邓芝本就没有使命在身,自然是说走就走。他很快就找人问明方位,来到江北新城最大的一座官营织锦工坊。
这地方也才刚刚新建了两个多月,应该就是诸葛亮这次从武昌回到江州之后,刚刚建起来的。
不过工坊的管理很严,闲杂人等根本进不去。邓芝也不想攀关系,只是想随便看看,就先在外面瞎转。
刚刚转过一个街角,他就看到一家官营的货栈,似乎是向往来客商批量贩售织坊所产蜀锦的。
邓芝衣着还算体面,便也踱进去,装作进货的客商,花钱点了些茶水,一边观看其他人贸易。
仅仅看了一小会儿,邓芝便大惊失色,因为他看到这家货栈贩售的蜀锦,大大超出了自己此前的认知。
“天下怎么会有这么宽幅的锦缎的?天下所有的布帛绸缎,不都是只有一尺八寸宽幅么?这怕是五尺都不止了吧?一匹岂不是要抵寻常三匹?”
胡莱先生,当今足坛像您这样只会进球的前锋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但尽管如此,您还是取得了耀眼的成就,请问您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呢?在一个冬日的午后,胡莱向来自全世界的记者们展示他刚刚获得的至高荣誉,有记者向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面对记者们投来的目光,胡莱的思绪却回到了中学时的那个下午,他孤独的站在球场旁边看其他同学踢比...
陆天是鲨鱼直播平台的一名小主播。在这一年多的直播时长中积累了小百名老粉丝。这天直播间被老水友要求帮忙登录csgo开箱后,第二天他的脑中传来一阵电子语音。叮检测到宿主叮检测到宿主职业是主播叮幸运直播系统绑定成功!叮幸运直播系统可大幅度提升宿主在游戏中的抽奖概率叮观众们的打赏金额同步作为积分...
穿书爆笑沙雕老六们不说自己有读心术团宠没素质前期疯癫文学he殷娇穿书十年,终于在某一天,觉醒了她穿到一本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里,男女主之间的故事一千多章,全员没嘴是狗听了都摇头的程度好消息女主是她姐,结局he坏消息她家被抄了,全死光光了从此,殷娇为了改变书里的结局可谓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片段一失踪多年的女主长姐回家,殷娇带领一众人给足了自己姐姐排面我为我姐举大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炮灰觉醒,老六们偷听我心声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一觉醒来。洛青舟成了大炎帝国成国府洛家的一个小小庶子。为帮洛家二公子悔婚,洛青舟被迫入赘,娶了一个据说不会说话不会笑的傻子新娘。直到拜完天地,洞房花烛夜后,他才突然发现我家娘子,不对劲!岂止娘子不对劲,就连娘子身边的两个小侍女和秦府其他人,都不对劲!大侍女甜美娇俏爱撩人,声如百灵鸟小侍女冷若冰雪杀气重,出剑...
苏自坚被调到偏僻乡镇当粮库管理员,却从一名老道士那里获得传承,不仅学的无上医术,更拥有了强悍的体魄!一次车祸中,他意外救下女领导得到赏识,于是从最基层开始起步,在官场之中左右逢源,步步青云,终于踏上人生巅峰!...
老兵朱高远,穿越成为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凭借熟知的历史知识及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率领千余残部成功的从朝阳门溃围而出。继而出人意料转进燕山,躲过流贼大军追剿。继而设计兼并了吴三桂派去劫驾的一千夷丁。一片石大战爆发后,又率领两千明军长驱南下。流贼惨败退出北京,建奴南下,朱高远凭借着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死守黄淮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