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最新章节!
这消息一旦传扬出去,自己必将成为整个关中所有庶子、次子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此前因为自己的缘故,各家嫡长子被剔除在名单之外,丧失了进入书院的资格,那些嫡长子固然愤恨不已,可到底都是各家将来的继承者,懂得隐忍,更懂得其中更深层次的意味,未必有那么恨自己。
可是那些个庶子、次子组成的二世祖们,哪里有那个觉悟?
只怕消息一传出去,那些个纨绔们就会认为是他褚遂良阻了大家的前程,立即就会成为所有庶子、次子们的公敌,走在大街上丢臭鸡蛋都是轻的,遇到暴脾气的,说不得就能给他来个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坑人也没有这么坑的!
许敬宗冷笑道:“褚司业当真是正义凛然,即便是那些各家自己都不待见的庶子、次子,亦能让褚司业为之殚精竭虑,实乃吾辈之楷模!既然褚司业为了那些庶子、次子着想,那么不如就依照先前的办法,依旧将嫡长子剔除在外,也没什么必要再去变动。”
褚遂良:“……”
这怎地就成了我为了照顾那些庶子、次子,主动提出将嫡长子们剔除在外了?
分明是你们两个耍的手段,一转眼就栽赃到我的头上?
还让不让人活了!
房俊笑吟吟的询问褚遂良:“褚司业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好?”
哪一种也不好!
褚遂良愤懑的想着,半晌才气咻咻说道:“陛下既然已经允准了二郎之前的提请,拒绝嫡长子入学,依下官之见,就如此办理吧。”
虽然剔除嫡长子使得他深受关陇各家的诘难,但毕竟现在已经接受,若是贸然再次更改,非得又闹出一场风波来……
他算是服了房俊的霸道,这厮根本不在乎什么世家门阀,只知一味向着李二陛下摇头摆尾阿谀谄媚,哪个皇帝不喜欢这样的臣子呢?
褚遂良也想这样,可是他自身的能力不足以成为皇帝手中锋利的刀,挥出去替皇帝与世家门阀争斗撕咬,那也就只能攀附于门阀之下,任人驱策,以攫取源源不断的政治助力……
相比之下,自己这官当得真是没滋没味。
房俊笑道:“既然褚司业再无异议,那咱们就依照章程进行,往后精诚团结、再无嫌隙,尽心竭力为陛下、为大唐经营好书院,为帝国的千秋鼎盛培养源源不断的人才!”
许敬宗道:“二郎英明!”
褚遂良一声不吭,这特娘的提出嫡长子分明是你俩冒的坏水,现在这么一说,怎地好像反倒是我的主意?
……
无论手段如何,是甘心还是强迫,既然意见取得了一致,事情就顺畅许多,也在更多的地方取得共识,三人就书院的各种事务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一个上午的功夫倒也有了很大进展。
将至晌午,有内侍前来,传旨陛下召见房俊。
房俊奇道:“可知是何事?”
那内侍见到屋内坐着许敬宗和褚遂良,都是陛下信任的臣子,便说道:“是安西都护府送回战报,阿拉伯帝国已经攻陷波斯的国都泰西封城,波斯国王殉国,其王子一路向东逃亡,抵达吐火罗斯坦,阿拉伯帝国的军队紧追不舍,兵锋已然抵达西域,西域诸国震动。波斯王子上书,请求大唐派遣军队予以救援,并且助其复国。”
房俊顿时吃了一惊。
内侍口中所谓的波斯,其实是波斯第二帝国,亦称作萨珊王朝,自安息帝国覆灭之后建国,国祚长达三百余年,是雄霸中亚的超级帝国。
阿拉伯帝国怎么忽然这么猛?
历史好像说自阿拉伯帝国攻陷萨珊王朝的国都泰西封,直至萨珊王朝的最后一位王子死去,期间足足经历数十年,现在看来,随时随地都有灭亡的危险……
历史又一次发生了变化。
瑶瑶,我们分手吧。我是念念,我不叫瑶瑶。啊,念念啊,对不起,你等一下。…念念是吧,不好意思,你也分。哥,您这哪是分手啊,您这简直就是公司裁员啊。简介无力,请直接移步正文,不好看请砍我!!!已有百万字精品老书,我的恋爱画风有些不正常喜欢的可以去支持一下...
若人生不止一次,吾必当君临万界。洪武十年,朱元璋通过人生模拟器,来到明朝末年崇祯十五年的时空。当他翻开史书,看到朱棣篡位的时候,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看到大明战神一战葬送百万大军,他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而当他看到崇祯年间农民起义遍地,大明江山危在旦夕之后彻底坐不住了。一群不肖子孙,都给咱滚一边去。什么后金,什么闯王,...
误把属性点全点到了掉宝率上后,萧世发现自己每次击杀,都会掉落一件物品。拍死一只蚊子,掉出了一枚丹药。斩杀一头恶灵,掉出了一本秘籍。砍死一个武者,掉出了对方的修炼心得。...
自幼被一个神秘老头当成超级医生培养的孤儿叶修,为了躲避神秘势力的追杀,积蓄力量复仇,回到华夏国,进入燕京城郊区一个小医院成为了一个普通医生,想要低调平静地过日子,却接连遇到各式美女,令到生活陷入一个又一个艳遇和艳遇带来的漩涡之中...
先校园后都市破镜重圆1夏鸢蝶走出大山那年,刚满17岁。她提着破旧的行李箱,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扎着土丑土丑的双蝎尾辫,迈进了资助人那个像公主城堡一样的家里。富贵迷人眼。但夏鸢蝶不看。她只想考个...
老兵朱高远,穿越成为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凭借熟知的历史知识及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率领千余残部成功的从朝阳门溃围而出。继而出人意料转进燕山,躲过流贼大军追剿。继而设计兼并了吴三桂派去劫驾的一千夷丁。一片石大战爆发后,又率领两千明军长驱南下。流贼惨败退出北京,建奴南下,朱高远凭借着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死守黄淮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