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有位老先生抹干眼泪,当即唤来小厮,给歌手打赏几枚银钱。
徐婆昔右手握着木板,在左手心轻轻拍打,微笑道“刚才这首慢词,着实悲戚得很,下一首换个豪放苍凉的小令,便是那朱探花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郑胖子不敢再大声说话,凑到朱铭耳边低语“巧得很,是你的词。”
《临江仙》属于双调小令,但北宋还没有双调的说法,只以小令、中调、长调而论。
像《青玉案·元夕》,便是一首中调。
不精通音律,也可以搞创作,典型代表就是苏轼。
而且,苏轼明明不精于音律,偏偏还喜欢搞词调创新,在北宋就已经争议颇大。喜欢的人不少,讨厌的人也多。宋徽宗、李清照这种音律行家,就不怎爱听苏轼的词,因为唱起来总感觉不协调。
“啪啪啪啪!”
小令很快唱完,朱铭跟着众人一起鼓掌。
《东京梦华录》的作者孟钺,此刻也在用力鼓掌。他随父定居东京已十二年,如今才二十岁出头,家住金梁桥西边,跟蔡京的宅邸只隔了两条街。
徐婆昔忽的拿起琵琶,开始弹唱更为欢快的曲破。
曲破在唐朝属于大型歌舞表演,宋代的小唱歌手,只摘取其中菁华部分进行演唱。
勾栏中的气氛,也随之而畅快起来。
嗯,在朱铭的理解当中,这些全是宋代流行歌曲。前两首是抒情慢歌,这一首则是欢乐快歌。
这家勾栏挺素的,甚至有几个女观众。
不但素,还颇为高雅,有一定的欣赏门槛。
普通百姓,更喜欢外城区的勾栏,那里唱的全是些俚曲。
曲破唱完,徐婆昔又开始唱引歌。
引歌为乐府曲调,主要以琴音伴奏。唐代大曲,首段是“序”,第二段便是“引”。
最出名的引歌,当属《李凭箜篌引》无疑。
朱铭完全不懂音律,甚至听不出是什么拍子,只是觉得好听而已。这首歌的节奏比小令更慢,又比中调更快一些,比较符合朱铭的听歌习惯。
一直听到子时,中间还有几位歌手来串场。
估摸着已经很晚,明天还要早起上班,朱铭和小伙伴们起身离开。
走在大街上,都晚上十二点了,东京城里依旧灯火辉煌。
想想此时的欧洲,完全没有夜生活可言,这大宋属实是人类灯塔。
闵子顺非常兴奋“东京的小唱名角,果然不是洋州可比的。”
白崇彦也说“难怪权贵之家,都喜欢养歌姬。俺若有钱了,也养歌姬在家中,日日都能听到如此音乐。”
郑胖子却说“还是不如杂剧好看。”
唉,一帮小地方的土包子,终于见识了京城的高档娱乐。
朱铭漫步在东京深夜的街道上,看着周边的灯火,听着隐约的歌声,冷风一吹,恍如隔世。
似乎在梦中,猝然被惊醒。
潘楼的酒招子,还在迎风摇曳,无声诉说着世间繁华,好似距离那金戈铁马无比遥远。
本章完
从前我以为,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男人不会出轨,那个男人一定是我老公。直到那一天,我撞见他与另一个女人缠绵,面对重重背叛,我最终走上了复仇之路...
先校园后都市破镜重圆1夏鸢蝶走出大山那年,刚满17岁。她提着破旧的行李箱,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扎着土丑土丑的双蝎尾辫,迈进了资助人那个像公主城堡一样的家里。富贵迷人眼。但夏鸢蝶不看。她只想考个...
(本书又名90后青春物语)林一身上曾有过许多标签少年做题家九八五废物前大厂码农。一桩意外,让他沿着时光之河逆流而上,穿越十二年光阴。回到梦开始的地方,让所有遗憾通通不再发生!财富权势名声那些不过是我拥有过最微不足道的东西。一段少年事,一曲凡人歌。(第一卷少年自有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已完结...
认识了小半年的美女邻居突然问他要不要在一起刘信安思考了短暂的几秒后笑着点头可几天后,她却突然消失之后又突然在电视机里出现刘信安感情我那喜欢白给的女朋友还是个大明星?...
资深码农郑文桐重生到2014年,决定换个活法世界杯买德国7比1战胜巴西,中奖个一亿回国创建斜坡资本,成为资本大佬互联网行业中最年轻的百亿富豪他的女友是白小鹿,冉冉升起的超新星商业娱乐,单女主。...
苏自坚被调到偏僻乡镇当粮库管理员,却从一名老道士那里获得传承,不仅学的无上医术,更拥有了强悍的体魄!一次车祸中,他意外救下女领导得到赏识,于是从最基层开始起步,在官场之中左右逢源,步步青云,终于踏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