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青点头答应,他也感觉出问题很严重,必须得让老朱知道。
想到这儿,他心里又有些发愁,也不知朝中的争嫡结束了没有,是不是朱允炆做了储君。
元军逐渐远去,但明军依旧没有立即打开城门,而是先打扫城墙上的尸体。
明军的整理好放至一边,元人的直接往下抛。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然大亮,这时,明军才出城打扫战场,朱棣统筹大局,布政使醒来后,也帮着登记牺牲的将士,为抚恤做准备。
李青见有没有自己都一样,索性回了钦差行院,将朱棣的猜测,以及自己所见所闻,详细阐述一番,让下属加急送往京师。
……
三日后,战场清理完毕,此一战,共歼敌一万五千六百余人。
明军战死五千余人,伤近八千。
虽然打扫战场,没弄出什么油水,但杀敌这么多,也是大功一件。
李青将战果写成奏折,让属下加急送往朝廷。
忙完这些,李青总算是闲了下来,他现在真想赶回京师,不仅是想几个妮子了,更想知道争嫡结果。
但老朱明确让他来避祸,他也不能不识好歹。
打完了仗,朱棣又被禁足了。
没办法,李青也不想这么绝情,但圣旨让禁足啊!
之前那是为了抵抗异族,眼下异族打跑了,自然不能让朱棣瞎溜达。
功劳,他没有丝毫水分的上报了朝廷,但禁足还是得禁足。
朱棣郁闷的不行,虽然他理解,但不妨碍他看李青不爽。
半个月后,朝廷的旨意下来,老朱对四儿子大加褒奖,赏赐也极为丰厚,足足五十万宝钞,以如今的购买力,这当真不少了。
李青也收到了赏赐,准确的说,是大饼!
人老朱说了,不管谁做了储君,都给他一个太子太师衔,同时也告诉他,在北平好好待着,藩王禁足期限不到,不得回去。
李青叹了口气,明白这争嫡比他想象的还激烈,而且,他能感觉得到,老朱在这件事上犯了难。
毕竟,老朱才是裁判,其实最终谁赢,就是他一句话的事儿。
朱允熥虽年幼朱允炆,但他是嫡子,按照立嫡立长的规矩,应该是他。
但问题是常氏死后,朱允炆他娘被扶正了,这也就是说,朱允炆也成了嫡子,而且还是嫡长子。
但续弦和原本的正妻,是否享有同样待遇,尤其是在选皇储这样的大事上,李青也搞不清楚,不知道朱允炆算不算嫡长子。
不过他看得出来,老朱喜欢朱允炆,比喜欢朱允熥要多些。
确实,不管品性,还是待人接物,朱允炆都全方面碾压朱允熥,而且朱允炆更聪明,还颇有乃父风范。
相比之下,朱允熥则完全符合他这个年龄段,应有的表现。
当然,这不怪朱允熥,孩子有娘教跟没娘教,差别太大了。
也不能怪朱标,他整日累成狗,根本没有时间教儿子,真要怪,就只能怪朱允熥命苦。
将心比心,李青若是本地人,也觉得朱允炆更适合做储君。
不过,这并不是说朱允熥就没有优势,相反,他的优势更大。
第一,他娘常氏是明媒正娶正妻,朱允炆算不算嫡子尚在两可,但他是真真的嫡子。
第二,便是常家、蓝玉,虽然常遇春已经故去,但常家的势力,在勋贵中绝对是巨无霸的存在;
而蓝玉风头正盛,俨然是时下第一武将,爵位、影响力,在第一梯队都属于拔尖儿存在,他可是朱允熥的舅公。
这两家加起来,那可是妥妥的无敌。
所以,朱允熥优势很大!
而朱元璋之所以如此重视勋贵,除了重武轻文,想以勋贵压制文臣之外,还有另一层考虑。
大明一共有三股势力,一个文官集团,一个勋贵集团,再一个是藩王集团。
老朱之所以一再容忍蓝玉,就是为了给朱标培养政治财富,以达到勋贵集团、藩王集团相互制衡目的。
他倒不是觉得藩王会造反,而是这样布局,即便自己死了,有勋贵集团看着,藩王也不敢太过放肆。
这一来,朱标压力一下就小多了,只需利用文臣治理国家便可。
老兵朱高远,穿越成为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凭借熟知的历史知识及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率领千余残部成功的从朝阳门溃围而出。继而出人意料转进燕山,躲过流贼大军追剿。继而设计兼并了吴三桂派去劫驾的一千夷丁。一片石大战爆发后,又率领两千明军长驱南下。流贼惨败退出北京,建奴南下,朱高远凭借着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死守黄淮防线。...
资深码农郑文桐重生到2014年,决定换个活法世界杯买德国7比1战胜巴西,中奖个一亿回国创建斜坡资本,成为资本大佬互联网行业中最年轻的百亿富豪他的女友是白小鹿,冉冉升起的超新星商业娱乐,单女主。...
简介搞笑热血战斗系统正在蹲坑却意外穿越到了多元宇宙。带着一个动不动就要弄死他的系统。为了活下去只能挥动拳头,打碎一个又一个障碍你们好,我叫野原新之助,说起来挺难为情的,请问你们这里谁最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2002年有三件大事,第一件是上海获得了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第二件事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第三件事是陆海川失恋了。陆海川经过调岗,要离开熟悉的家乡小镇。...
2002年有三件大事,第一件是上海获得了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第二件事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第三件事是陆渐红失恋了。陆渐红经过调岗,要离开熟悉的家乡小镇。...
想知道我变强的秘诀?我告诉你艺术源于爆炸,甩锅才能变强!这是一个靠着甩锅加点走上忍界巅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