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3章 苏秦配六国相印李翊将六诸侯之兵附当前势力图(第4页)

倒不如先挑个软柿子捏,锤一锤南方的孙权。

等到之后袁尚、袁谭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在夺取河北之地。

眼见众谋士都反对此时征河北,刘备心中也有一些动摇。

因为他内心里其实也觉得现在不是征河北的最佳时机。

于是也出面劝李翊道:

“……先生,备以为子扬、公达说的有理。”

“前征官渡、仓亭,耗量甚巨,河北战事非一日可定。”

“若深陷此战争泥潭,只恐使我等在徐州数年的努力,皆付诸东流。”

“唯先生虑之。”

李翊知道,

他要做的这件事,就是吃力不讨好,费力重重的事。

因为历史上的曹操在打赢袁绍之后,也面临了这个严峻的问题。

可问题是,曹操足足用了八年的时间才统一北方。

大耳哥你难道也想用八年?

要知道,刘备此时已经四十一岁了。

这年纪放在古代,也算不小了。

再给你八年时间统一北方,那都快奔五了。

还谈什么一统天下,匡扶汉室?

何况天下分裂的越久,民族凝聚力就越弱。

别看汉末是诸侯割据,但由于是二元君主观。

属下都是对领导直接称臣的,郡直接视为邦国。

郡太守更是直接被视为诸侯国君。

所以你会看到,三国很多臣子,都会直接说“我国怎么怎么样。”

比如陈登在广陵,对曹操说的就是,“本国倒悬。”

审配这些人对袁绍也说的是“河北国力强盛”之类的话。

国家观念的淡薄,至三国时期发展至顶峰。

这也为后来的大乱埋下了祸根。

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李翊就是要用最短的时间,快速统一北方。

至于刘晔、荀攸所提到的困难,李翊认为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李翊向刘备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主公与袁氏有亲,吾妻亦出袁氏,有此姻亲在。”

“河北人当亲我胜过曹氏。”

“……只凭姻亲关系,恐未必能短时间内,缓解两地仇恨。”

刘备出声打断道。

“吾自有计化解恩怨,还请主公勿疑。”

李翊信誓旦旦地向刘备保证。

“……至于粮草问题。”

“兵法有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秋收将至,发兵河北,若能快速攻至邺地。”

“便能抢在袁尚之前,收割麦谷。”

“如此,既能打击袁氏,又能解决粮草困难。”

“岂非两全其美乎?”

刘备微一沉吟,李翊提到的两个解决办法,都是未知数。

第一个两地仇恨问题,只能选择相信李翊。

第二个粮草问题,抢割粮草。

以邺地之富,真抢割了,的确能解决粮草不足问题。

但这却非常吃操作,要求你用最短的时间,打到邺地去。

还要抢在袁尚之前,把麦子收割了。

热门小说推荐
迷局风云季子强叶眉

迷局风云季子强叶眉

走一步,看两部,谋三步,在步步惊心的官场,如何披荆斩棘,红颜相伴,看一个亦步亦趋的基层青年,如何一步步打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决胜天路唐逸苏雅楠

决胜天路唐逸苏雅楠

镇政府门外,一辆黑色帕萨特轿车径直停在了楼门口,从轿车上下来一位年纪大约四十岁上下的妇女来,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脚蹬一双曾明瓦亮的黑皮鞋,猛一看,以为是男人呢,仔细一看,脖子里系着一条淡花色的丝巾,才知道是一个干练的女人。...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老兵朱高远,穿越成为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凭借熟知的历史知识及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率领千余残部成功的从朝阳门溃围而出。继而出人意料转进燕山,躲过流贼大军追剿。继而设计兼并了吴三桂派去劫驾的一千夷丁。一片石大战爆发后,又率领两千明军长驱南下。流贼惨败退出北京,建奴南下,朱高远凭借着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死守黄淮防线。...

逍遥秘书

逍遥秘书

2002年有三件大事,第一件是上海获得了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第二件事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第三件事是陆渐红失恋了。...

我编的假预言竟然都成真了?

我编的假预言竟然都成真了?

求助!为了博热度,我在b乎瞎编了一个预言。我说8月1日秦始皇修仙证据被发现。谁知道秦始皇8月1号在咸阳渡劫了!我为了修正时间线,目前正在嬴政龙椅背后怎么让他相信,我可以让他永生?在线等,急!...

我的艺人邻居

我的艺人邻居

认识了小半年的美女邻居突然问他要不要在一起刘信安思考了短暂的几秒后笑着点头可几天后,她却突然消失之后又突然在电视机里出现刘信安感情我那喜欢白给的女朋友还是个大明星?...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