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抱歉,请等我等通报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说过,除了太子妃之外,任何人一律不得直接进入。”
今晚来找陆离的,不止李世民,两人聊着聊着,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就被东宫亲卫挡在了陆离家门口。
而在院子外得到通报的李世民,看着陆离说到:“之前你每日在格物院里面忙活也不好打扰,明日你沐休得闲,辅机他们就立马来找你来了。”
陆离摆摆手说道:“没空见他们,殿下要不你下个旨,让闲杂人等一律不得来打扰我怎么样?”
“你觉得可能吗?你跟他们少不了打交道的,现在没有交集,以后也会有交集。”
“时间就那么多,将时间消耗在他们身上,那么我自己的时间就少了。”
陆离振振有词的说到:“以后的事以后再谈,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既然明日多,那就拖一拖。”
听到那明日复明日,李世民都笑了,说:“我敢保证,这明日复明日的原诗绝不是这意思。”
“万一呢?”
“那就成屎了,纯属糟蹋。”
“那殿下你猜对了。”
“这还用猜?”李世民说到:“你这样子,要是以后被别人下绊子那我可不管。”
陆离无所谓的说到:“那我就一直缩在格物院,他们有本事就阻碍格物院的进程。”
谁敢阻碍格物院的进程自己就弄谁,但是……李世民说到:“你家里又不不止你一人,到时候你哪个心爱的婢女被欺负了呢?对方仗着官威欺负她们你怎么办?”
陆离依旧无所谓,甚至带着几分吊儿郎当:“那我就找殿下你和太子妃殿下哭去,让你们为我主持公道。我这么兢兢业业,为大唐发展而努力,你们不能看着我被别人欺负吧?”
李世民听到这话有些无语,随后说道:“我和观音婢确实不可能看着你被欺负,但是你和你家婢女是不一样的。如果不是欺负,而是别的冲突各自占理呢?你也不傻,辅机他们重要还是一个你的婢女重要,你别说你不清楚。”
陆离当然清楚,说到:“大唐国公、国舅跟一个婢女小妾置气,那太没风度了,他自己一想这事真的不会笑吗?”
“你别说这事没可能。”李世民摸着下巴上下打量这肾虚小子,说:“我看你也不像是那种会忍气吞声的人。”
“确实。”陆离点点头,说到:“那我就进献一个会损害他家利益的计策给殿下,让他站到大唐的对立面去,让殿下你去削他。”
李世民点点头,又往下说:“那如果为了大唐而损害他家利益,然后我对他家作出补偿呢?”
陆离砸砸嘴,说到:“后世新闻学三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自媒体新闻学三要素是移花接木、断章取义、捏造事实。而在大唐我都不用移花接木断章取义捏造事实,我就不信他家没有问题,只要有问题我就能发动舆论攻势,夸大其词。哪怕官官相护,有殿下你护着,我掰不倒他也能恶心他,我就不信他每天咽苍蝇能比我好受到哪里去。”
“要是这还不够的话,我再想别的办法。”
李世民笑了笑,陆离倒是不虚伪,不过媒体舆论啥的嘛……他问道:“民间如果出现一些比较特殊的舆论,对朝廷,对大唐,对我不好怎么办?”
这个问题是存在的,要面对的。
陆离说:“如果舆论声势真的很大的话,就先引爆别的事情来吸引民众注意力,比如说倭国那边发现了储量几十亿斤的白银,大唐就准备东征,挖掘白银运回到大唐的话,大唐每个人可以均分到几十斤……通过吸引注意力达到一种封口的效果,然后再派别的高级官员去狠狠彻查此事,处理这种事情的官员的权限一定要高,而且最好是与此事无关的高级官员。”
李世民听到这话微微点头,“有点意思。”
“后世很常用的手段而已,想要盖住一件影响很大的事情的方法,就是制造一件影响更大的事情出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嗯。”
聊完舆论这个问题之后,李世民转头就出去找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去了,也没把两人带进陆离家里。
而陆离直接就轻松了起来,继续饮酒奏乐看舞然后精神抖搂。
姚卫民穿越到了那个激情飞扬的年代,开局进入合作社,做了采购站的一名采购员。在这个一切按照计划运行的时代,采购员不但影响着本地经济流通命脉,同时还是人们眼中最吃香的岗位,八大员之一。作为穿越者,他随身带着一方空间。时代滚滚向前。姚卫民的人生,再次精彩起来...
瑞根晚明红楼半架空历史官场养成文,绝对够味!大周永隆二年。盛世隐忧。四王八公鲜花着锦,文臣武将烈火烹油。内有南北文武党争不休,外有九边海疆虏寇虎视。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关键在于你身处其中时,该如何把握。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且看我如何定风流,挽天倾!历史官场养成文,兄弟们请多支持。瑞根铁杆书友群...
先校园后都市破镜重圆1夏鸢蝶走出大山那年,刚满17岁。她提着破旧的行李箱,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扎着土丑土丑的双蝎尾辫,迈进了资助人那个像公主城堡一样的家里。富贵迷人眼。但夏鸢蝶不看。她只想考个...
官场失意,情场便得意,逛街都能捡着大美女,岂料此美女竟...
父亲惨死,林易放弃挚爱的初恋入赘陈家,他发誓一定要爬到权力的巅峰,调查出当年的真相!...
老兵朱高远,穿越成为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凭借熟知的历史知识及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率领千余残部成功的从朝阳门溃围而出。继而出人意料转进燕山,躲过流贼大军追剿。继而设计兼并了吴三桂派去劫驾的一千夷丁。一片石大战爆发后,又率领两千明军长驱南下。流贼惨败退出北京,建奴南下,朱高远凭借着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死守黄淮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