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章 异样的表白(第2页)

“嫂嫂,你这是怎么了?”

李奕顿时吃了一惊。

这怎么话说得好好的就开始掉小珍珠了呢?

“没事,我很高兴。”郭氏擦了擦眼角,“原来二郎不是避我才去投军的。”

这都哪跟哪?

李奕倒是愈加的糊涂了,不太明白郭氏的意思。

“二郎,你知道嘛……”

郭氏走到桌前坐下,眼神逐渐发散,似乎陷入了回忆。

“当年你投军后不久阿娘病重,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大郎。”

“阿娘说,二郎是个有本事的,自小便有主见,不用人操心。可大郎愚笨憨厚,她怕自己不在了,二郎又远在军中,大郎就没了着落。”

“那时,二郎你和瑀哥儿他们去投军,我还以为你是嫌弃我天天跟在你后面,因而厌烦我,所以都没跟我说一声就偷偷跑掉。”

“我真傻……”

说着说着,郭氏的泪珠又止不住的往下掉。

“我心里对你有气,阿娘又那么忧心大郎,我一气之下便告诉阿娘,我愿意嫁给大郎替她照应他。”

郭氏的话虽然东一句西一句,颠三倒四的没什么逻辑。

但李奕还是听明白了,他并不傻,隐隐知晓郭氏的心思。

他仔细想了想,自己和郭氏青梅竹马,对她确实是存有好感的。

但他当年一心想着建功立业,想着抱上宋太祖的大腿,儿女私情都被他暂抛脑后。

至于瞒着家人偷跑去投军,只不过是怕家人劝阻担忧,才没有大张旗鼓的去说这事。

没想到会造成这般误会……

郭氏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道:“我时常也在想,明明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大郎和二郎怎差别如此大。”

“昔日在夏津时,二郎时常带着瑀哥儿他们,招摇过市惹得鸡犬不宁。可偏偏十里八村的小娘,都对奕哥儿你欢喜的很。”

“二郎你们每次偷溜进马场,咱们这些小娘就会在外面偷瞧,最喜你骑马射箭时的英武。”

“村头的王婶子还私下调笑咱们,说二郎你虽顽劣了些,但却是十里八村最俊的后生,我们有人能嫁给你也不吃亏。”

或许是想到好玩的事,郭氏捂嘴轻笑道:“那些小娘想要送你东西,又不好意思直接给你,每次都托我转交。”

“可她们哪里知道,我从没有把东西拿给你,都是第二天还给她们,说二郎你不要。”

郭氏嫣然一笑,思绪似乎回到了那时的青春年少。

若不是刚才被李奕的话给刺激到了,她肯定不敢吐露这些埋藏心底多年的秘密。

郭氏害怕有些话不讲出来,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都说少女怀春,郭氏也不例外。

当年尚是豆蔻年华的她,眼里心里满是那个意气风华的少年郎。

那个相貌俊秀、才识过人的少年郎,又有那个少女不会为之倾倒?

可造化弄人,那个少年郎却成了她的小叔子。

“这算是……表白吗?”

看着又哭又笑的郭氏,李奕的心情很复杂。

还没等他开口,郭氏又黯然道:“阿娘说大郎愚笨,但我知道大郎并不笨。”

“大郎他心里明白,我因赌气而嫁给他,其实并不喜欢他。他为了让阿娘走的安心,才会同意与我成亲。”

“从成亲到现在他却从未碰过我……”

说到这,郭氏捂嘴抽泣道,“但大郎心里定是怨我的,怨我嫁了他却还惦记着二郎。”

“我对不起大郎,我是个灾星,我克死了爹娘,克死了大郎和阿娘,我好怕又害了二郎…呜呜呜…”

郭氏顿时捂住脸失声痛哭。

“不会的,他们不是被你克死的。”

李奕轻叹一声,走到郭氏身边,轻抚着她的背,安慰道:“生死有命,天道伦常,非人力所能更改,何必如此谴责自己呢。”

“二郎!”

郭氏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转身扑进李奕的怀里,紧紧地搂住了他。

“放心吧,我定会活着回来,你就安心在东京等我。”

热门小说推荐
飞扬年代:从采购员开始

飞扬年代:从采购员开始

姚卫民穿越到了那个激情飞扬的年代,开局进入合作社,做了采购站的一名采购员。在这个一切按照计划运行的时代,采购员不但影响着本地经济流通命脉,同时还是人们眼中最吃香的岗位,八大员之一。作为穿越者,他随身带着一方空间。时代滚滚向前。姚卫民的人生,再次精彩起来...

数风流人物

数风流人物

瑞根晚明红楼半架空历史官场养成文,绝对够味!大周永隆二年。盛世隐忧。四王八公鲜花着锦,文臣武将烈火烹油。内有南北文武党争不休,外有九边海疆虏寇虎视。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关键在于你身处其中时,该如何把握。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且看我如何定风流,挽天倾!历史官场养成文,兄弟们请多支持。瑞根铁杆书友群...

破茧

破茧

先校园后都市破镜重圆1夏鸢蝶走出大山那年,刚满17岁。她提着破旧的行李箱,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扎着土丑土丑的双蝎尾辫,迈进了资助人那个像公主城堡一样的家里。富贵迷人眼。但夏鸢蝶不看。她只想考个...

天命红人陆渐红安然

天命红人陆渐红安然

官场失意,情场便得意,逛街都能捡着大美女,岂料此美女竟...

官婿升途

官婿升途

父亲惨死,林易放弃挚爱的初恋入赘陈家,他发誓一定要爬到权力的巅峰,调查出当年的真相!...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老兵朱高远,穿越成为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凭借熟知的历史知识及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率领千余残部成功的从朝阳门溃围而出。继而出人意料转进燕山,躲过流贼大军追剿。继而设计兼并了吴三桂派去劫驾的一千夷丁。一片石大战爆发后,又率领两千明军长驱南下。流贼惨败退出北京,建奴南下,朱高远凭借着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死守黄淮防线。...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