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我们谈及“愚民政策”,都会认为是“封建社会”的罪恶之一。
然而,从汉唐宋明来看,说朝廷实行“愚民政策”,实在有些牵强。
否则,朱元璋也不必下旨推行社学,传播《大诰》。
只不过到了魏广德这里,社学的经费就由之前士绅捐赠变成官府列支,当然依旧接受捐赠。
“叔大兄,我大致测算过,下等县,一年靠着换帖银至少能收入百两银子,中、上等县,三五百两也不是难事儿,完全足够社学所需,还有富余。”
魏广德还在那里继续述说,这些天他也不是光想,收集了京畿周围府县牙行交易的记录,按照记录的交易金额,推算出应得的税银。
当然,这还是按照明制三十税一进行的计算。
至于把一些精品或者说奢侈品提到高到十税一,只是他的设想。
后世,关于奢侈品税的建议不少,魏广德自然也听说过,所以就想着最好一步到位,反正富人有钱也不在乎多花几个子儿。
甚至,因此提高自己用品的价格,还能把自己和其他人拉开档次。
古代等级观念,其实无时无刻不存在。
就算是魏广德来了这么久,也早就习以为常。
“之前社学,受官员重视程度不同,好坏参半,但办不好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经费时断时续,师长无心社学授课,大多选择回家开私塾谋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了朝廷换帖银持续稳定投入,社学就能一直维持下去,不至于像原来般飘摇不定。
正好之前叔大兄不是提议整饬学风,我看其中禁创书院和禁止讲学结社很容易遭到士林反对。
朝廷开征换帖银,将其中部分用于地方社学发展,就可以有力的回应他们的贬诋言辞。”
魏广德当然知道张居正整顿学风十八条措施,根本目的其实在于钳制言论,打击言论造势和争夺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防止因此动摇权力基础。
因为之前张居正推出的改革措施,已经损害了不少人的利益,魏广德都是置身事外,所以朝野上下不少人声讨张居正专权祸国。
“善贷,《申旧章饬学政疏》你同意了?”
张居正听到魏广德说起之前自己草拟的奏疏,立马开口追问道。
“《申旧章饬学政疏》中一些措施可以实行,但一些还是需要商榷。”
魏广德可不敢说支持禁学院,禁讲学一类的话,传出去士林公议还不把他也喷了。
“比如禁毁书院一事,就须三思而行。
书院,本是学子进学之地,官学名额有度,而学子有心进学,所以才会去书院读书。
毁之,就等于断了这些生员上进之路,不可取。
不过对于聚众讲学,倒是可以禁止。
记得隆庆时,高肃卿就曾推动,先帝为此下诏《禁提学宪臣聚徒讲学诏》。
讲学徒侣众盛,异趋为事,大者摇撼朝廷,爽乱名实,小者匿蔽丑秽,趋利逃名。”
魏广德侃侃而谈道,这些,其实就是当初高拱述说的理由。
而张居正这份《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则更直接指斥讲学是“群聚徒党”、“空谈废业”,造成各级官员“宁抗朝廷之明诏,而不敢挂流俗之谤议;宁坏公家之法纪,而不敢违私门之请托”。
张居正把讲学的危害看得极为严重,而讲学多依托民间书院,故而张居正原本打算是把书院全部禁了。
可魏广德对此自然反对,他早年就游历江西,去了不少书院进学,考功名的卷子,可都依托这些书院里的存稿。
毁掉,实在有些可惜。
不等张居正说话,魏广德继续说道:‘就算毁了书院,他们依旧可择名山大川,西子湖畔讲学,书院虽会加速传播其言,但却非必备,实无必要。’
(本章完)
姚卫民穿越到了那个激情飞扬的年代,开局进入合作社,做了采购站的一名采购员。在这个一切按照计划运行的时代,采购员不但影响着本地经济流通命脉,同时还是人们眼中最吃香的岗位,八大员之一。作为穿越者,他随身带着一方空间。时代滚滚向前。姚卫民的人生,再次精彩起来...
从前我以为,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男人不会出轨,那个男人一定是我老公。直到那一天,我撞见他与另一个女人缠绵,面对重重背叛,我最终走上了复仇之路...
苏自坚被调到偏僻乡镇当粮库管理员,却从一名老道士那里获得传承,不仅学的无上医术,更拥有了强悍的体魄!一次车祸中,他意外救下女领导得到赏识,于是从最基层开始起步,在官场之中左右逢源,步步青云,终于踏上人生巅峰!...
家长里短日常文,慎入!年轻的三金影帝高峰期宣布退圈。意外绑定种养殖系统的他,过起了养娃种田的悠闲生活。...
捡漏鉴宝,全凭经验,林凡却选择走捷径!救命钱被坑,还遭遇女朋友背叛,林凡走投无路之际,获得能鉴宝金手指。从此他步步为营,脚踩仇人,拳打奸商,混的风生水起。青铜青花,翡翠美玉,金石字画,古玩收藏,天下奇珍,尽在手中。...
榊原乐,家住东京新宿区神田川居民区。拥有一个声优妹妹,一个系统。然而身为家中长子的他,早已在年幼时父亲跑路的情况下,练就了人生永远只能靠自己的思想钢印。现在,系统居然要自己靠好吃懒做的妹妹过活嗟来之食!(关键字恋爱日常东京双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