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6章 民间习俗端午节系红绳(第1页)

刘思雨看着手腕上的红绳,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一根小小的红绳,竟然是她没有变老的原因。

在端午节这一天系的红绳,为什么能驱邪避凶,挡住那些脏东西,真的让人无法想象,端午节系在手腕上的红绳,为什么会有如此神秘的力量。

王敏看着刘思雨手腕上的五彩红绳,嘴角露出轻蔑的微笑,这种自己编的红绳,戴在手腕上只会让她感觉丢人,只有幼稚的人才会在手腕上戴红绳。

王敏又看向李乘风,嘲讽轻蔑的语气说。

“呵呵,你当我是傻子么,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干什么。”

“你在我们面前假装有学识,故弄玄虚,讲一些我们不懂的事情,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目的,就是想泡我们这些单纯的大学生。”

李乘风很是无语,他闲着没事泡方便面,也不会泡这个女人。

这个女人真的不可理喻,她爱怎么想就怎么想,也懒得跟她解释,跟愚蠢的女人解释,那是最愚蠢的行为。

姜小燕掀开一点围巾,露出两个眼睛看着李乘风,关于端午节系红绳的习俗,她也知道。

但心中还是有些疑惑,端午节这一天系上的红绳,为什么就能驱邪避凶,招财纳福,随之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李乘风看着姜小燕微微一笑,这个女孩的性格还可以,不像那个王敏性格偏激,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

刘思雨期待的目光看着李乘风,同样很是好奇,为什么端午节系的红绳就能辟邪,平时系的红绳却不能辟邪?

看着两个一脸求知的小女孩,刘子铭叹了一口气,这真的是一种悲哀,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习俗,有很多已经被现代人遗忘。

现在还有几个年轻人知道,端午节系红绳驱邪避凶的原因。

更可气的是,现在连端午节都不属于华夏了,因为高丽国已经把端午节申遗成功,现在的端午节在国际上属于高丽国。

这真的是一种悲哀,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被别人抢走了,华夏传统节日不知道珍惜,整天崇洋媚外,想着引进那些外国节日。

刘子铭想到这里心痛不已,他老了,也管不了那么多,转而看向李乘风。

李乘风随之开口说道。

“端午节这一天,在手腕上系红绳,做香囊,香囊里面装上艾草,之所以能避邪驱凶,主要原因就是,端午节这一天,是一年之中阳气最重的一天……”

端午节在手腕上系红绳还有很多禁忌,像不满一岁的小孩,在手腕上系红绳只能用红色的线。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都可以在手腕上系五彩红绳,但大多都是小孩子戴,成年人戴的很少。

在编织五彩红绳时,只能选这五种颜色的线,分别是黑、白、红、黄、青。

之所以要选这五种颜色,因为这五种颜色在阴阳五行中代表着金、木、水、火、土,在五方神位中代表着东、南、西、北、中,这也是端午节系五彩红绳,能避邪驱凶的原因。

端午节这一天,在手腕上系红绳,必须选在早晨,太阳没有升起来的时候,趁着孩子还没有睡醒,悄悄的系在孩子的手腕上或是脚腕上,然后在心里祈求孩子健康成长,平平安安,系红绳的时候千万不要说话,不然就不灵了。

如果是成年人,早晨自己系上就行了,系的时候同样不要说话,系好后许个愿。

端午节把红绳系在手腕上,也不能一直佩戴,要选在端午节过后第一场雨,把手上的五彩红绳拿下来,然后扔到雨水中,寓意把烦恼病痛全部冲走。

也有一些地方会选在六月六,七月七这两天把五彩红绳摘下来扔掉,每个地方的习俗多少还是有些差异。

热门小说推荐
飞扬年代:从采购员开始

飞扬年代:从采购员开始

姚卫民穿越到了那个激情飞扬的年代,开局进入合作社,做了采购站的一名采购员。在这个一切按照计划运行的时代,采购员不但影响着本地经济流通命脉,同时还是人们眼中最吃香的岗位,八大员之一。作为穿越者,他随身带着一方空间。时代滚滚向前。姚卫民的人生,再次精彩起来...

数风流人物

数风流人物

瑞根晚明红楼半架空历史官场养成文,绝对够味!大周永隆二年。盛世隐忧。四王八公鲜花着锦,文臣武将烈火烹油。内有南北文武党争不休,外有九边海疆虏寇虎视。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关键在于你身处其中时,该如何把握。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且看我如何定风流,挽天倾!历史官场养成文,兄弟们请多支持。瑞根铁杆书友群...

破茧

破茧

先校园后都市破镜重圆1夏鸢蝶走出大山那年,刚满17岁。她提着破旧的行李箱,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扎着土丑土丑的双蝎尾辫,迈进了资助人那个像公主城堡一样的家里。富贵迷人眼。但夏鸢蝶不看。她只想考个...

天命红人陆渐红安然

天命红人陆渐红安然

官场失意,情场便得意,逛街都能捡着大美女,岂料此美女竟...

官婿升途

官婿升途

父亲惨死,林易放弃挚爱的初恋入赘陈家,他发誓一定要爬到权力的巅峰,调查出当年的真相!...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老兵朱高远,穿越成为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凭借熟知的历史知识及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率领千余残部成功的从朝阳门溃围而出。继而出人意料转进燕山,躲过流贼大军追剿。继而设计兼并了吴三桂派去劫驾的一千夷丁。一片石大战爆发后,又率领两千明军长驱南下。流贼惨败退出北京,建奴南下,朱高远凭借着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死守黄淮防线。...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