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52章 从实力和地位出发(第1页)

数日之后,王行屹代表牟国与苍晏签定的协议,就放到了牟帝的桌上。

百列未来对周边国家的进出口商品征税极低,而在此基础上,牟国在百列享有更高额度的免税抵税权。

也就是说,牟国商品进出百列,要交的税几乎为零。

文书后头还附上很长很长的清单。

牟帝看到这里,忍不住笑了笑。

从前百列是牟国的附属,牟国的商品进出百列,本来就是零税。九幽大帝拿走百列之后,税率应该重新制定,但他仍然延续了该地从前的政策,以钝化两国之间的矛盾。

牟帝注意到,九幽大帝所说的“百列”,其实包括了刀锋港,因为文中明确写道,新法的实施自刀锋港回归之后开始。

九幽大帝是借着这纸协议,侧面表达了非拿下刀锋港不可的决心。

同时,苍晏国愿意将向牟国出口银锰、白钢等稀有原料,前五年年均两千斤,五年后随着产量的提升,可以增加到五千斤每年。

银猛、白钢都是铸造特性武器的必用原料,但周边国家包括牟国的出产少得可怜,只有闪金平原的储量异常丰富——

从前的闪金平原,真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哪。

如今天地灵气逐渐浓郁,特性武器又重新有了用武之地。别的不提,龙神军在雅国圣地百丘源的关键战役取胜,就让特性武器的初次登场大放异彩,多国肯定也注意到了。

新时代就要来了,谁跟不上,谁就落后,谁就倒霉。

所以牟国对特性武器的需求、对几种关键原料的需求很大,曾经向苍晏提出购买,但后者一直没有答应。

九幽大帝这回把它写在协议里,就是释放一种友善,表达合作的诚意。

信后还有十几项扩大合作和双边贸易的条项,如果不看九幽大帝先前都干了什么事,光看这封文书,那真是诚意满满、热情洋溢。

牟帝就把这份协议摆在桌上,再一次叫来了游桓:

“在你看来,我们今后与苍晏如何相处?”

协议的内容不多,游桓多看了两遍,然后才道:

“对外,百列、刀锋港都是小地方,九幽大帝要拿下它们还得想方没法占理,那‘理’即是对牟国的交代。对内,九幽大帝的臣民都坚信,他重诺守信、一言九鼎,是有德之君。我听说他若干年前答应过佰族人,会令他们重归故土,如今佰隆人又有几千人迁回了阿弗海。”

牟帝点头:“确实,言而有信。”

“可见九幽大帝对外对内都设法如一,所谓‘德信礼’,既是武器也是枷锁,既对付别人,同时也规锢自身。正常情况下,大牟不必担心他出尔反尔。”游桓正色道,“再者,苍晏毕竟打出了反抗天魔的旗号,不可能与贝迦同心同德,天然地与我们站位更近。”

“臣以为,后续可以跟苍晏正常往来,暂且只当百列、刀锋港之事没有发生过。”他特地把“暂且”两个字咬重音,免得帝君误会,“这不仅符合眼下时局,也能体现我大牟的泱泱气度。”

眼下的时局是什么?是苍晏崛起之后,牟国的地理安全受到了威胁。

是九幽大帝带领龙神军,强行打出了自己的身份地位,让任何势力,包括贝迦与牟国都不得不正视苍晏的军事实力。

九幽大帝精心布局至此,有资格坐上牌桌了。

到了这个时候,牟国也不得不“大度”了,不得不跟苍晏国搞好关系。

这就叫作,从实力和地位出发。

而在百列,杜善众臣也向帝君恭贺协约缔成,两国睦好。

这一纸契约,就是给百列和刀锋港事件定调,就是表态了牟国的立场和态度,就是奠定了牟国与苍晏的合作基础。

就如贺灵川先前所说,这个协议一旦签定,苍晏的太平日子才真正开始。

这一纸契约,还代表了牟国对贺灵川个人的尊重。

热门小说推荐
飞扬年代:从采购员开始

飞扬年代:从采购员开始

姚卫民穿越到了那个激情飞扬的年代,开局进入合作社,做了采购站的一名采购员。在这个一切按照计划运行的时代,采购员不但影响着本地经济流通命脉,同时还是人们眼中最吃香的岗位,八大员之一。作为穿越者,他随身带着一方空间。时代滚滚向前。姚卫民的人生,再次精彩起来...

数风流人物

数风流人物

瑞根晚明红楼半架空历史官场养成文,绝对够味!大周永隆二年。盛世隐忧。四王八公鲜花着锦,文臣武将烈火烹油。内有南北文武党争不休,外有九边海疆虏寇虎视。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关键在于你身处其中时,该如何把握。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且看我如何定风流,挽天倾!历史官场养成文,兄弟们请多支持。瑞根铁杆书友群...

破茧

破茧

先校园后都市破镜重圆1夏鸢蝶走出大山那年,刚满17岁。她提着破旧的行李箱,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扎着土丑土丑的双蝎尾辫,迈进了资助人那个像公主城堡一样的家里。富贵迷人眼。但夏鸢蝶不看。她只想考个...

天命红人陆渐红安然

天命红人陆渐红安然

官场失意,情场便得意,逛街都能捡着大美女,岂料此美女竟...

官婿升途

官婿升途

父亲惨死,林易放弃挚爱的初恋入赘陈家,他发誓一定要爬到权力的巅峰,调查出当年的真相!...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老兵朱高远,穿越成为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凭借熟知的历史知识及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率领千余残部成功的从朝阳门溃围而出。继而出人意料转进燕山,躲过流贼大军追剿。继而设计兼并了吴三桂派去劫驾的一千夷丁。一片石大战爆发后,又率领两千明军长驱南下。流贼惨败退出北京,建奴南下,朱高远凭借着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死守黄淮防线。...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