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作为陇右的大管家,贾诩对于这一片区域,有着超出一般汉代士族的认知。
如今在陇右的武威,也是贾诩的老家,已经成为了陇右的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陇右士族的一个集中的区域。
陇右,其实说起来,就是老秦地。
春秋战国时期,秦王朝被封在了西羌之地,开拓出来的区域,其实就是这一片地区,同时很有意思的是,其实陇右也并非完全像是大汉士族认知的那样,是蛮夷之地,是缺乏文化氛围的地区,相反,其实在先秦时期,陇右先民在这里就已经创造了丰富的上古文化。比如说有一些远古神话与陇右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在先秦诗歌的代表《诗经》中的个别篇章与陇东有关,还有一些诗篇产生于陇西。
然而今日,贾诩却没有在武威,而是到了安定临泾。
安定临泾,有一名人。
但是这个名人呢,因为有些『叛经离道』,所以一直被东汉的士族所排斥,甚至连他写的着作,也都甚少提及,更不用说广为传播了。
贾诩坐在车上,摇摇晃晃,微微有些皱眉。
虽然说骠骑将军斐潜对于陇右已经是很重视了,主要的官道也是大致疏通,但是像是临泾这样的比较偏一些的区域,还是没有办法照顾得到,所以道路颠簸也就在所难免。
贾诩原来也像是要坐马过来的,但是华盖车是一个面子的问题,就像是很多人冬天不穿秋裤一样,未必是不怕冷,而是另有原因。
颠簸么,自然走得慢,而陇西本身产马,所以贾诩人还没有到临泾,消息便已经传递到了临泾了。
临泾王氏么,说大不大,比起东汉其他的家族动则成千上万的人口来说,不管是从名气上还是从官职上,都不是很大,但是说小也不算小,毕竟据说是从王翦那个时候的分支,传承绵延至今。
如今临泾王氏之中,当家做主的则是王涵,听闻了贾诩要往临泾而来的消息,自然立刻召开了家族小会议……
『贾使君前来,不知是福是祸啊……』座中有人感叹。
听得一个『祸』字,王涵顿时眉眼一跳,很是不爽的横过去一眼。『虽说贾使君未言目的,然则至此,必有其因,否则何必车马劳顿?』如果真是什么祸,那么来的就不是贾使君,而是兵马了,既然贾诩亲自前来,必然有亲自前来的原因,找出这个原因来才是今天会议的主题!
『所为钱粮而来?』
『春耕尚始,何来钱粮?』
『听闻西域用兵,自然需要钱粮……』
『虽说如此,然陇右四下,未有征调之令,贾使君何必偏偏来此?难不成直调临泾一地钱粮乎?即便是如此,倾临泾仓廪,又得几何?』
『如此说来,倒也有道理……』
『那么……又是为何?』
忽然有人说道:『莫非……所为潜夫而来?』
王涵吸了口凉气,顿时觉得有些牙疼。『若是真是为此而来,哎……』
『王节信真是害人不浅,至今依旧遗毒至此啊!』顿时有人愤愤而道。
『慎言!慎言!』王涵捏着胡子,『汝便是想得太多了!何至于此?』
『不是因此,贾使君又因何来?某早有言,留着是个祸害……』
王涵皱起眉头来,说道:『好了!不议先祖,此乃礼也!』
『哈,不过一无外家之辈,焉可称祖乎?』
『混账!』王涵摆手说道,『若是再说此言,定行家法责罚!此次贾使君来访,个人谨守言行,若是堕了王氏声名,定然严惩不贷!』
王涵也意识到了这些人明显议论不出什么来,最后也失去了耐心,直接下达了命令,让人开始准备迎接贾诩。
时事往往就是如此。越是不想碰到的,便越是会发生。
贾诩前来安定临泾,就是为了王符的遗书《潜夫论》。据说在王符隐居之后,仍然有继续写《潜夫论》,但是这一部分的书籍并没有对外展示……
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当时王符写的这一本《潜夫论》,并不符合上层阶级的认知标注,也和大多数的山东士族秉承的观念相违背,因此王符就很自然的被排挤到了边缘,虽说有『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的称誉,但是依旧是穷困潦倒,孤苦而亡。
同时,因为王符的原因,所以被山东士族把持的朝堂,对于所有临泾王氏,都默认的采取了一种排斥的态度,生怕第二个王符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定临泾的王氏族人对于王符的认知,自然是充满了矛盾的……
一方面有这样的祖辈,自然是感觉有些荣光,但是另外一方面因为这个祖辈的原因,导致安定临泾王氏始终不能出仕,做不了官,看着别人吃香的喝辣的,这心中么,多少也就有些不爽了,怨恨也自然产生了。
毕竟祖先的名气再大,不能转换成为实际的利益,甚至对于自身的发展有一些阻碍,这自然就有些骚话,而且很重要的是,王符本身是庶出,其母亲么,也不过是旁门小户之女,因此王符之后就根本没留下什么枝叶,不管是其王符本身,还是其母系姓氏,都没有了后代,所以说起骚话来,自然无所顾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天之后,贾诩到了安定临泾。
安定临泾的西面,一派丘陵起伏之间,突起一座山岗,虽说谈不上什么险峻,但是山岗顶上修建了一个小亭子,周边绿树成荫、繁花斗艳,倒也有几分的风景,所以迎接贾诩的地点自然就设立在此处。
贾诩见了安定县令赵,寒暄之后,一行人舍了车马,说说笑笑,缓步登岗。赵县令,是汉阳郡人,乃赵懿之子,名为赵疾。
王涵跟在一旁,作为临泾乡老当中的一份子,也跟在后面。贾诩和安定县令等官吏说说笑笑,似乎谈兴甚浓的样子,王涵偷眼旁观,但见贾诩一副宽袍大袖,世外高人的样子,周边护卫也似乎没有杀气凛凛的态势,心中方略定。
贾诩等人的谈兴倒确实很浓,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个不停。可是说着说着,也不知道为什么,贾诩突然间神色一变,放下酒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赵县令也立刻通明事理的紧跟上了一句,『不知使君为何而叹?』
贾诩叹道:『某少年之时,也登此岗、入此亭,望山丘红叶,浸染绵延,忽忽已然二十年,重又来此,得观旧景,然思之故人已去,往昔不同,不禁而叹也……』
贾诩说完,众人顿时有些面面相觑,这话说的,应该怎么接呢?是说贾使君就别想太多了,还是说故人那有新人好?但是领导都这么说了,多少也要表示表示么……
赵县令说道:『时事纷乱,人力所不能及也……』众人纷纷应和,感慨万千,各做悲戚之色。
贾诩看起来一脸『忆往昔』的样子,实际上却将众人的反应都看在眼中,『然而二十年间,内外纷争,黄巾贼乱,兵燹炽燃,天地变色,社稷动荡——吾等于此尚能观览山景,却不知陛下在许县之处,可有风光可览乎……』说着说着,贾诩竟然以袖掩面,似乎落泪一般。
赵县令一见,连忙也是举起袖子来擦拭眼睛。众人也是纷纷做出悲伤的样子来,掩面的颜面,遮眼的遮眼,至于有没有真的眼泪什么的,那就是因人而异了。
一觉醒来。洛青舟成了大炎帝国成国府洛家的一个小小庶子。为帮洛家二公子悔婚,洛青舟被迫入赘,娶了一个据说不会说话不会笑的傻子新娘。直到拜完天地,洞房花烛夜后,他才突然发现我家娘子,不对劲!岂止娘子不对劲,就连娘子身边的两个小侍女和秦府其他人,都不对劲!大侍女甜美娇俏爱撩人,声如百灵鸟小侍女冷若冰雪杀气重,出剑...
(本书又名90后青春物语)林一身上曾有过许多标签少年做题家九八五废物前大厂码农。一桩意外,让他沿着时光之河逆流而上,穿越十二年光阴。回到梦开始的地方,让所有遗憾通通不再发生!财富权势名声那些不过是我拥有过最微不足道的东西。一段少年事,一曲凡人歌。(第一卷少年自有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已完结...
从前我以为,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男人不会出轨,那个男人一定是我老公。直到那一天,我撞见他与另一个女人缠绵,面对重重背叛,我最终走上了复仇之路...
雷高岭之花为爱下神坛的狗血虐文又名寸骨殇高岭之花深情攻身世凄惨坚韧受所有人都想不通池律为什么会喜欢上唐松灵,包括唐松灵自己。毕竟高岭之花和乡间野草放在一起怎么看都不协调。因此,当得知池律被甩时,所有人都觉得唐松灵是不是疯了,给脸不要。七年之后,再次相逢。池律还是人人仰望的矜贵公子。唐松灵还是和之前一样的落魄潦倒。池律用指尖挑了挑他沾了泥的黄色马甲,促狭道这就是你说的回归正常生活?他看着在唐松灵怀里撒娇叫爸爸的小孩,只觉得这么多年的撕心裂肺,夜不能寐,都是一场笑话。然而就在他真正准备放下执念时,一句无心之语,真相初显端倪,他穷追不舍,抽丝剥茧,痛不欲生。七年之前,我去奔赴与你的约定,也许是上天注定,这条路永远都走不到头。救命之恩,不得不报,亡人之子,终生相托,这其中苦涩,说不清,道不尽。你我之间,隔了多少阴谋算计,多年之后见你的么每一眼,都是上天的恩赐一寸伤骨,一幕夜色,都成了池律心底愈合不了的疤痕。预收CP1424379高冷攻VS美人受一句话简介美人报错仇的酸爽故事~...
我既没有重生,也没有系统,只有满世界的敌人。真正的重生者还说我以后会成为颠覆大乾叱咤星河的乱世奸雄。不过我觉得问题不大。干掉真的重生者,我就是真的。至于系统,反正外人也看不见,我说有就一定有,谁能证伪?撒一个弥天大谎,让世界为之起舞!全世界的人都认真听我讲,我,青帝,重生了!我言即未来,我行即正义。作为一个拥有系统...
魂穿平行时空的八十年代,意外成为一名隐居深山的少年修士!为探寻修行之玄妙,混迹世俗历练红尘,以见证者的眼光,亲历者的心态,普通人的身份,一步步践行着‘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最后成为逍遥人间的真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