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臣们也想成为太孙的心腹啊。
哪怕是六部尚书,谁不想呢,可够不着啊。
太孙可是有着谪仙人的名号,在智慧这块,都只有听从令旨的份。
什么排忧解难,不存在啊。
人贵有自知之明,差距太大就只能乖乖听命令了。
这里头最大的问题,不是朱英的智慧,而是他站在时代巨人的肩膀上。
一是思想教育的不同,再者朱英也没给过别人机会。
朱元璋抱着小文承,看着大孙离开的背影,眼神中流露出几分宠溺。
而后对旁边的刘和吩咐道:“把咱准备的那个人,交由大孙去吧。”
刘和躬身道:“臣遵旨。”
乾清宫与坤宁宫只有一墙之隔。
回到坤宁宫的朱英屁股都还未坐热,刘和这边就带着陛下的推荐来了。
“礼部右侍郎,黄观?”
这是朱元璋推荐到詹士府的人选。
对于黄观,朱英印象不深,或者说对于整个礼部,也就那么点印象。
毕竟朱英的重心一直放在兵部,工部,乃至于户部。
吏部,刑部,礼部中,最没在乎的就是礼部了。
礼部尚书这位置都空缺了三年,没尚书的礼部也没啥影响。
礼部掌管文教礼仪以及部分对外事务。
主要负接待外宾,筹划典礼、办立学堂、科举考试等等。
相当于后世外交部、文化部和教育部的合体。
问题是朱英在办学堂,搞五年义务教育,因为礼部尚书空缺,等于是直接绕开礼部去办的。
在开学堂这块,大明军事学堂,包括其他的匠学堂,医学堂等等,也是如此。
太孙不按流程办事,礼部的臣工们还敢有多话不成?
即便是现在的礼部侍郎任亨泰,也是因为礼部尚书空缺太久不好,资历足够提拔上来的。
是以朱英对于礼部,回想起来几乎一片空白。
毕竟他跟老爷子两个人,是最不在乎礼仪约束的。
“殿下,这是黄侍郎的一些户籍文册。”
朱元璋大概是猜到了这样的情况,所以事先准备好了黄观的档案拿给大孙看。
朱英接过户籍文册查看起来,这里头详细的记载了黄观的升平。
只是一眼,朱英便就瞳孔一缩。
连中六元?什么鬼?
父亲是赘婿,好吧,没事了。
自隋朝正式推行科举制度以来,迄今已经实行了八百年。
科举考试是逐级而考的,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殿试第一名,自然就是状元。
再往上,便就是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
然黄观,开创了科举之先河,连中六元。
简单点说,就是自县试开始,每回科考,必拿第一。
朱英眨眨眼,有些无语。
感觉在这位面前,什么连中三元,都有些上不得台面了。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八百年来独一份啊。
不对,哪怕是后五百年,都无人超越。
科举制度一千余年,自满清结束而废除。
六元者,总计一个半。
还有半个是满清钱棨。
为什么说半个。
比起黄观的一气呵成,钱棨就是坎坎坷坷了。
钱家是当地书香大户,在家学的熏陶下,小钱从小研习八股文章,专心这举子之业,十分刻苦用功,常常学到五更鸡鸣之时,少时,曾多次参加童生试,却已落榜告终,不弃不馁,撸起袖子,从头再来。
官场失意,情场便得意,逛街都能捡着大美女,岂料此美女竟...
裴知夏当了晏漠寒三年替身情人,他初恋归来,她被无情扫地出门。晏总嘴里硬气跟你,只谈钱不谈情。然而,身体却很诚实。单身快乐人裴知夏和别的男人去喝小酒,回来就被晏总围堵他给你多少钱?裴知夏笑问晏总,他给钱,还给名份,你能?晏总怒而出走。晏总以为,裴知夏离了他便活不了。殊不知,裴知夏不仅桃花朵朵开,还有亲爹送上亿万家产,事业感情一飞冲天。晏总悔不当初,千里追爱,见到的却是裴知夏之墓宠溺专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晏总别虐,裴小姐要嫁你大哥了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2002年有三件大事,第一件是上海获得了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第二件事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第三件事是陆渐红失恋了。陆渐红经过调岗,要离开熟悉的家乡小镇。...
家长里短日常文,慎入!年轻的三金影帝高峰期宣布退圈。意外绑定种养殖系统的他,过起了养娃种田的悠闲生活。...
张均受嫁给富二代的班花邀请参加同学聚会,却在去参加聚会的火车上发现自己能透视,还偶遇了同学校的学姐,随即跟着学姐去参加了赌石节,在赌石节上打脸追求学姐的富二代,赚到两百万,邀请学姐和自己一起参加同学会...
自幼被一个神秘老头当成超级医生培养的孤儿叶修,为了躲避神秘势力的追杀,积蓄力量复仇,回到华夏国,进入燕京城郊区一个小医院成为了一个普通医生,想要低调平静地过日子,却接连遇到各式美女,令到生活陷入一个又一个艳遇和艳遇带来的漩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