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先炼制易锦的青宁丹。
青宁丹炼制起来,比增元丹要难一些,但陈渊依旧保持了五成的成丹率。
他之前对易锦说,能保持四成的成丹率,还是有些保守了。
陈渊炼制筑基丹时,还不是筑基修士,法力稀薄,神识也不够凝实。
现在他筑基成功,再炼制筑基期丹药,变得轻松了许多。
在地火精纯稳定,让陈渊的法力神识消耗又减少了许多,也能提升成丹率。
一个月后,两炉青宁丹炼完,陈渊将其中八颗丹药,装入一个玉瓶,把另外两颗丹药单独收起。
在这之后,他并没有立刻开炉炼制玉梁丹,而是拿出三炉南广丹的灵草,细心揣摩几遍丹方后,开炉炼丹。
南广丹与青宁丹一样,都是筑基中期丹药,炼制难度比玉梁丹要低许多。
陈渊打算先拿南广丹练手,再炼制那炉玉梁丹。
孙从耀初次见面,就送他一块玄铁精,且不论同门之谊,这份人情他是实实在在的欠下了。
这炉玉梁丹,他要尽量多炼出一两颗丹药,偿还孙从耀的人情。
有了炼制青宁丹的经验,陈渊炼制南广丹时,变得熟练了许多。
他只用二十六天时间,便炼出了前两炉丹药,成丹率皆是五成。
炼制第三炉南广丹时,陈渊更加熟稔,成丹率提升到六成。
三炉丹药炼完,共得到十六颗南广丹,加上之前那三瓶增元丹,足以支撑他修炼数年时间。
陈渊面露一丝笑意,将南广丹收起,闭目调息一天,心中不断揣摩玉梁丹丹方,待状态恢复到巅峰后,拿出那份灵草,开炉炼丹。
他在秘境中一连炼制三十一炉筑基丹,乃是不可复制的经历,以后不可能再有上百株三百年灵草,供他挥霍。
每一次炼制筑基后期丹药,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不可轻忽。
何况这炉丹药还是应孙从耀所请,更得小心对待。
炼丹过程中,陈渊全神贯注,每一步都万分谨慎,十五天不眠不休,终于到了凝丹之时。
他忽然睁开双目,并指一点,一道湛湛灵光飞入丹炉,分化十道,注入丹丸。
六颗丹丸轻轻一颤,化作丹气飘散。
但剩余四颗丹丸,却是光芒大放,缓缓凝实成型。
陈渊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抬手一挥,炉盖抬起,四颗丹丸飞出,落在陈渊手中。
这四颗丹丸有拇指大小,呈明黄之色,上有奇异纹路,氤氲之气浮动,丹香袅袅,灵气逼人。
陈渊炼制筑基后期丹药的成丹率,竟然提升到了四成!
他心情大好,将其中三颗玉梁丹取出,装入一个玉瓶之中,最后一颗丹药,则是单独收起。
不枉他先拿三炉南广丹练手,多出的这一颗玉梁丹,至少可节省孙耀从数年苦修,足以偿还玄铁精的人情。
恰好此时地火室租期已到,陈渊离开地火殿,回到洞府之中,向孙从耀发去传音符。
恰好孙从耀就在山门之内,不到两刻钟,就来到了云隐峰。
陈渊拿出玉瓶,交给孙从耀,微笑道:“孙师兄,幸不辱命,这三颗玉梁丹,请师兄过目。”
“三颗?”
孙从耀面色微变,接过玉瓶,打开瓶塞,倒出三颗明黄色丹丸,细细查看一番,不由面露喜色。
他此前也曾请过一名炼丹大师炼制过玉梁丹,但此次陈渊所炼丹药,却比那名炼丹大师炼出的要好上不少,超出了孙从耀的预期。
但他随即想起先前与陈渊的约定,皱眉道:“陈师弟,为兄与你说好了,炼出玉梁丹之后,伱可自行留下一颗,为何将三颗丹药,尽数交予为兄?”
按照炼丹师的规矩,为人炼丹不会白白出力,通常都是留下一颗丹药,作为炼丹资财。
孙从耀性格方正,纵使筹措灵草不易,但也不想让同门师弟吃亏。
陈渊微微一笑,一抚储物袋,又拿出一个玉瓶,倒出一颗明黄色丹丸,道:“孙师兄请看,小弟此次共炼出四颗玉梁丹,已经留下了一颗,这三颗丹药,合该为师兄所有。”
本章完
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林军偶得许愿系统,从此走上了一条诸天万界完成任务的道路。他是正阳门下里的韩春明,没有娶拜金的苏萌,而是把他的古玩事业发扬光大。他是山海情里的安永富,没有瘫痪,而是让水花过上了好日子。他是北京爱情故事里的石小猛,没有让程峰抢走沈冰,而是两人携手过完了幸福的一生。万界影视剧里的...
走一步,看两部,谋三步,在步步惊心的官场,如何披荆斩棘,红颜相伴,看一个亦步亦趋的基层青年,如何一步步打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恭喜你激活了游戏。在这个游戏中,身为仙子云养道侣的你,只要仙子在游戏中对你各种云养,又或者对你有什么要求,你都会获得相对应的能力,修为,天材地宝等等,请尽情的享受你的乐趣吧。修仙家族大小姐正在考虑是否云养你。穿越后的林默,看着面前的游戏光幕陷入了沉思。在林默陷入沉思的时候,另外一边,修仙界的...
先校园后都市破镜重圆1夏鸢蝶走出大山那年,刚满17岁。她提着破旧的行李箱,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扎着土丑土丑的双蝎尾辫,迈进了资助人那个像公主城堡一样的家里。富贵迷人眼。但夏鸢蝶不看。她只想考个...
想知道我变强的秘诀?我告诉你艺术源于爆炸,甩锅才能变强!这是一个靠着甩锅加点走上忍界巅峰的故事。...
老兵朱高远,穿越成为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凭借熟知的历史知识及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率领千余残部成功的从朝阳门溃围而出。继而出人意料转进燕山,躲过流贼大军追剿。继而设计兼并了吴三桂派去劫驾的一千夷丁。一片石大战爆发后,又率领两千明军长驱南下。流贼惨败退出北京,建奴南下,朱高远凭借着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死守黄淮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