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40-250(第2页)

但即使是‘平装版’‘口袋本’,此时的价格也绝不亲民——这听起来还不错,似乎可以印刷这类平装本的《圣经》故事或相关二创?实际不然。做这种书籍的生意得得到教会的许可,过去分散的、小打小闹式地手抄,或许这条规定还有人躲得过。但如果要大量印刷的路子,那就想瞒也不可能了(中世纪可不是文艺复兴时期以后,教会是真的会管的!)。

路易莎作为瓦松王后,也不是怕教会拿这件事找她麻烦。只是何必呢?如果只是想赚钱,办法有的是,根本不用做这个,何况这个行业其实也没多少钱可赚——触教会的霉头对中世纪的权贵男性还好一点儿,可女性就麻烦大了!

而如果不做宗教书籍,那就是‘流行书籍’或‘工具书’了。

前者不必说,如果吉娜的叙事长诗要成书出版,也属于这类。这种‘流行书籍’的问题在于,多数时候并不是书商找人抄写再卖出的,一开始都是读者自发的,要么自己抄,要么找抄写员代抄……所以才说是‘流行书籍’,就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与感情需要’的东西。

当然,走红后也会有书商介入,这倒是印刷术能派上用场的时候了。唯一的问题是,这年头十年八年都出不了一部‘流行书籍’,要真靠流行书籍支撑印刷业,行业都要饿死了——除非路易莎为爱发电,贴钱经营印刷厂。

至于还有‘工具书’,在这个时代,工具书其实就约等于‘课本’。律师、医生等职业,从事之前需要学习专业知识,自然也要用到承载知识的‘课本’——即使说有的行业还可以老师带徒弟、口口相传、单纯手把手教学,律师、医生等职业也是不行的。因为知识量太大,而且要求精确,所以必须有系统成文的课本保证不会学走了样!

‘课本’这种东西,在后世西方都卖的死贵,现如今只会更贵。但这又是必须的,不得不买,后世很多西方国家的出版社就是靠课本生意撑着的。所以如果路易莎要靠课本支撑一个印刷厂,理论上具备可行性。

这样细水长流印刷课本(学生数量不多,每年的课本出货量不会多,但好处是能一直做下去),再搭配偶尔有的爆款‘流行书籍’,印刷厂就能活得不错了。或许赚大钱是不会有,可这是‘印刷术’的火种啊!作为一个华夏人,如果人在古代,有机会点印刷术的科技树,难道会放过吗?这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信仰了。

更何况,这确实是对‘人类文明’都有好处的事。

只可惜,过去路易莎也考虑过这些,印刷课本的可能性只存在于‘理论上’而已。最大的问题是,此时人们的课本多数都不是统一版本的。除了一些青史留名的大学者留下的专业著作,成为了某个学科的公认课本,很多时候用什么课本全看教授的老师怎么说。

具体可参考《哈利波特与密室》,里面新来的黑魔法防御术教授哈洛特给这门课换课本,全是自己写的冒险小说,这都没问题,学校也认可了。这某种程度上就说明了西方的某些教学传统,大学教授在课本选择上权力很大。

现代都是这样,没有在课本上多少做些规范的中世纪就更是这样了。

在一个老师没多少学生的当代(现在的大学基本是小班,除了上神学课的教室,不可能有多少学生),最极端的情况是一个老师用一种课本,这要怎么印刷?一本书只印有限数量的话,印刷相比手抄的成本优势根本体现出来,那又何必搞印刷呢?

是的,印刷这条路本来是被堵死了,但刚刚想到印刷术前,不是说到了‘大学’吗?这一点提醒了路易莎。

路易莎既然打算统合西岱城里的大学,使其规范化,并靠拢牛津剑桥那类古老大学过去的形式。还要在此基础上,引导新建更多的学院,招收更多的学生(非神学)——这不就意味着,她有机会统合课本的同时,还增加课本这个市场的总量?

倒不是说一门学科定死了只能用某种教材,但她可以选定几种权威教材,让教授只能在其中选择,甚至可以自己组织人手编纂更好的教材。这么做说是影响了教授的教学自由,实际对学生是更有好处的!

老师自选教材的自由下,实际是泥沙俱下……教学是雕琢学生的过程,课本本来就应该有所规范!

能搞印刷业,这让路易莎一下有些兴奋起来,这不在于其中有多少利益,而是这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儿!

于是想到就去做,路易莎很快让人去调查了当下的出版业情况——不出所料,市面上基本是手抄书。这是个爆款‘流行书籍’也能卖上万册的时代,不过这可能是许多年间,由不同的书商,雇不同的抄写员和袖珍画画家手工完成的书,累计的销售量。

当下出版业的情况是没什么参考性了,或者说,真要拿这个做参考,路易莎这个时候就该打退堂鼓不干了。

于是路易莎干脆丢下现有的出版业运行方式,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筹备——首先解决印刷术的问题,是做木雕版,还是铅活字印刷?路易莎没做太多思考就选择了后者。

如果是在华夏古代,路易莎会选择前者。虽然华夏很早也有了活字印刷,可直到近代西方更先进的活字印刷术东来,一直是雕版印刷占主流的。因为活字印刷术的理念很现代、很先进,可在古代环境下并不合适。

首先就是华夏文字不同于西方的字母,字母只有那么些,汉字的话,就算只算常用字那也有一大堆了。这就给排版带来了很大麻烦,如果要求排版工都是识字的,这在古代可不容易!

另外,这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一套活字块的成本——如果用陶土、木头等便宜的原材来制作活字块,印刷质量会很差,印刷不清、墨色隙痕、排版不齐等问题都会反映到印刷品上。但如果是金属活字,则会因为字块太多,成本陡增。

历史上就有朝廷官府用铜活字印书的,印出来的书籍就比较精美了。但即使财大气粗如朝廷,也只制作了两套铜活字,由此可见那不是书商能负担的。

再说了,如果是常年要印的印刷品,活字印刷在成本上都不见得有优势——木雕印板只要保存好,能够用很多很多年的,每年要用的时候就能拿出来印。而如果是活字印刷,总不能今年排好版了印一批,然后活字块挪作他用,明年再排版吧?排版也是成本,年年都来,累积之下也不比做一块雕版便宜了。

活字印刷的优势领域很狭窄,就是要快速印出,且量还不能少的情况(如果要快速少量,这又是手抄的领域了)。

但现在不是在华夏,而是在使用字母文字的西方,这天然适配活字印刷。这种时候,路易莎但凡多犹豫一秒,都是对上辈子所受教育的不尊重!

第242章穿越中世纪242

西岱城作为此时和罗兰西的博洛尼亚并立的教育中心,学者和学生是很大的一个群体。即使是保守估计,大几千人是有的——这个人数就很多了,毕竟此时的西岱哪怕是西方数一数二的大城市,也只有十多万人。

学者和求学学生的存在很是活跃了西岱的市面,他们大多数是外地来此,在西岱城里要生存,从衣食住行,到用的一张纸、一根草,都得花钱!所以就这大几千人,不知道给城里多少人提供了生计!

最直接的,不提供住宿的学院的学生,除了个别能够寄主到老师家中(这也是老师家补贴家用的一个办法),多数还是得租当地居民的房子。至于说间接的、隐秘的……像是城里面的妓女,如果没有学生们,立刻就好多过不下去呢。

毕竟是单身来读书的男性,而且多数正好是十几二十多岁的年龄,会有这种事再正常不过——现代都是如此,更不要说中世纪了!现代好歹这种事是违法的,社会主流风气也鄙夷如此。但中世纪,真的就是没人当回事了。

中世纪是一个一方面虔诚禁欲的时代,另一方面,私下又因为表面的禁欲,又非常放纵糜烂的一面。就连学者也对妓女,以及男人找妓女的事百般开脱,直接说这种事是无法禁绝的,为了不让男性因为欲望染指良家女子,还不如对妓女的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男性找妓女解决欲望并不会损坏他们的德行和善功,不会耽误他们上天堂,所有的罪孽自然有妓女去承担……从这个角度来说,妓女是管不住欲望的男人们道德上的替罪羊,甚至还是整个社会的替罪羊!

不过,虽然这些生活在西岱城的外来学者和学生们,绝大多数有着不错的消费能力(中世纪如果不是有点儿家底,怎么能外出求学?),那也是相对来说的!事实就是,以此时的生产力,这些学者和学生别居异地,还是西岱这样的‘大城市’,大部分也经济上拮据。

这也不奇怪,真正有钱有势的年轻人也不会走上大学的路子。贵族青年可以继承爵位,继承不了爵位的次子还可以找一个有钱有地的妻子,这都不行,军功或者进教会也行。凭借自己的贵族出身,干什么都天然比人有优势。

至于大乡绅、大商人,他们的子侄,其中受重视的也自然有一份家业可继承。

会选择读大学这条路的,要么家里有些家底,但不多。要么就是身在一个颇有家底,只是自己不大受重视的家族——如果是这种情况,这个年轻人出门在外求学,能够得到的经济上的支持其实依旧有限。

所以,这些来到博洛尼亚、西岱求学的年轻人,除了极少数,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当然,这也没什么可抱怨的,这年头生活比他们艰难得多的人太多了。他们的日子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会觉得苦,可依旧是很多人不可得的日子呢!

至于这些年轻人在写给家里的信中哭诉的,难以在西岱生存。这一方面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有点儿家底的人家,孩子在家时别的不说,总能吃饱穿暖,衣食住行不必自己担心。而在外求学就不同了,什么都需要花钱、什么都很贵呢……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只有哭得够惨,才能从家里得到‘援助’嘛。倒不一定真的有信里说的那么惨,似乎家里不马上托人捎带一些钱和东西,自己就要在西岱做乞丐,甚至落魄至死了。

因为这个原因,很多远在他乡的父母、兄姐总是会收到来自西岱的求援信,不是要东西,就是要钱。对此,多数‘资助人’一开始或许还能有求必应,毕竟家里孩子一个人在那么远的地方,谁知道有什么难处呢?但时间一长,怀疑肯定是有的。

那时候,很多老家父母也许会答应给予援助,但给予援助时会有技巧地托付同乡或认识的人亲自送去(这些人一般是有事要去西岱)。这样交付钱物时,还能实地看看,确定家里孩子是真的在学习,而不是学坏了,这才不断问家里要钱要东西。

路德维希就是如此,他上次写信回家,希望父亲能将他的旧裤子,以及一双靴子寄来,另外再寄送5苏来。他在准备给新老师的学费,还差3苏——路德维希其实已经算要钱要得少的了,他日常没什么乱花钱的地方,在求学的年轻人中称得上节俭。还会自己想办法赚一些钱,尽量不寻求父母的帮助(这可能和他与父亲的关系一向紧张有关)。

但就算是这样,时不时写信求援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引起了家乡父亲的注意,认为他可能在西岱学坏了。学了一些浪荡子弟的做派,在西岱没有学习,而是有时间就在酒馆饮酒,喝醉了还会睡在娼妓的臂膀上!

如果不是这样,很难解释为什么儿子总是写信,信里又都是要东西——生活在偏远外省乡间的小乡绅很难想象王都的开销,什么都不可能自给自足,只能拿钱去买,而物价又那么高什么的……

哪怕是现代,也多的是老家的父母不明白孩子在大城市打工,怎么会攒不下来钱。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多获取消息的渠道,大家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生活一辈子,‘自己即是世界’根深蒂固,不能理解孩子在西岱的生活方式,再正常不过了。

热门小说推荐
我是弱小的东北金渐层

我是弱小的东北金渐层

乐璇万万没想到,她一觉醒来,变成了一只还没睁眼的小猫咪。还是品种猫,叫什么东北金渐层。特别名贵,全国上下也就几百只。唉,算了,既来之则安之。难道她还能自杀不成。可等她睁开眼睛,看清楚她妈妈的一瞬间,我屮艸芔茻!神特么东北金渐层!分明是东北虎!就在乐璇接受东北虎的身份,享受混吃等死的国一待遇时,整个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注1,因剧情需要,有些描述会与现实有不小差距。2,全文,只有乐乐一个,是从人变成动物!3,正文不变人。化作人谈恋爱的情节会放在番外。内容标签幻想空间重生系统轻松搜索关键字主角乐璇┃配角┃其它一句话简介我是国一,我怕谁!立意即使变成老虎,也要努力奋斗,创建美好生活!...

权游之龙裔降临

权游之龙裔降临

关于权游之龙裔降临带着上古卷轴5游戏穿越到了权力的游戏世界,成为了拜拉席恩家族蓝礼的双胞胎弟弟。一步一步探索这个世界,龙魔法,冰与火之歌。...

炮灰觉醒,一群老六偷听我心声

炮灰觉醒,一群老六偷听我心声

穿书爆笑沙雕老六们不说自己有读心术团宠没素质前期疯癫文学he殷娇穿书十年,终于在某一天,觉醒了她穿到一本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里,男女主之间的故事一千多章,全员没嘴是狗听了都摇头的程度好消息女主是她姐,结局he坏消息她家被抄了,全死光光了从此,殷娇为了改变书里的结局可谓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片段一失踪多年的女主长姐回家,殷娇带领一众人给足了自己姐姐排面我为我姐举大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炮灰觉醒,一群老六偷听我心声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决胜天路唐逸苏雅楠

决胜天路唐逸苏雅楠

镇政府门外,一辆黑色帕萨特轿车径直停在了楼门口,从轿车上下来一位年纪大约四十岁上下的妇女来,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脚蹬一双曾明瓦亮的黑皮鞋,猛一看,以为是男人呢,仔细一看,脖子里系着一条淡花色的丝巾,才知道是一个干练的女人。...

升迁之路之非常秘

升迁之路之非常秘

2002年有三件大事,第一件是上海获得了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第二件事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第三件事是陆渐红失恋了。陆渐红经过调岗,要离开熟悉的家乡小镇。...

我编的假预言竟然都成真了?

我编的假预言竟然都成真了?

关于我编的假预言竟然都成真了?求助!为了博热度,我在b乎瞎编了一个预言。我说8月1日秦始皇修仙证据被发现。谁知道秦始皇8月1号在咸阳渡劫了!我为了修正时间线,目前正在嬴政龙椅背后怎么让他相信,我可以让他永生?在线等,急!...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