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倭乱久久不能平定,北方俺达又犯边,嘉靖皇帝迫切的要知道东南的局势。
不过翻看了半天的奏章题本,嘉靖皇帝也有些累了,一个胖胖的太监凑上来说道:
“皇爷,内臣帮您念吧。”
嘉靖皇帝微微点头,离开了御案,躺倒了塌上。
能贴身伺候嘉靖皇帝的太监当然是这紫禁城里最有权势的太监了,这个胖胖的太监名叫黄锦,是从兴献王府上就伺候嘉靖的老人了。
如今黄锦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任东厂厂公,是连内阁辅臣见到都要打招呼的权监。
黄锦用官话一字一句的读道:
“臣福建知延平府事方谨题”
嘉靖皇帝摇了摇手说道:“前面就不要多念了。”
黄锦立刻跳过了前面大段废话,直接从平倭靖海七策的部分开始。
“一曰斋醮海神。”
听到这里,嘉靖皇帝的眉头舒展了一些,这个延平知府是个懂事的。
嘉靖将方知府记在心中,若是下次有擢升的机会,或者吏部推荐官员时候有方知府的名字,那他就有很大概率升官。
这就是所谓“简在帝心”,在封建专制社会中,一个领导熟悉的名字比再大的功绩都管用。
“二曰开源节流。”
这个也算是老生常谈了,谁不知道开源节流?
可是开谁的源?节谁的流?
嘉靖皇帝心中明白,那些清流的言官一说到节流,就拿着新修的宫观说事。
而严党一说到开源,就是喊着要开捐,如今朝廷已经开了纳粟入监,再这样下去就要卖官鬻爵了。
嘉靖皇帝虽然痴迷于仙道,但是也不想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卖官鬻爵的名声。
本来嘉靖皇帝都准备让黄锦跳过,却听到黄锦开始念起“钞关法”来。
黄锦念的拗口,其实他也不太懂钞关的事情,本来黄锦只想要尽快的读一遍,但是皇帝却敲响了铜罄。
“再读一遍!”
黄锦正准备再读,皇帝一把走过来抢过了奏章,“不了,朕自己看!”
仔仔细细的将钞关法看了一遍之后,嘉靖皇帝突然大笑起来。
“皇爷,皇爷?”
黄锦吓了一跳,还以为皇帝焦虑出什么病来,却听到嘉靖说道:
“这个延平知府,是忠臣!”
黄锦不可思议的看着嘉靖,在皇帝身边伺候多年,他深知皇帝对大臣的评价体系。
最末等的就是“狂悖小臣”,凡是皇帝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这个官员的仕途就几乎走到尽头了。贬谪都算是开恩了,下狱廷仗都是正常的。
好一点的就是“庸蠢之臣”,这种就是在皇帝心里挂上了没能力的标签,就是不受到惩罚,日后也别想升迁了。
在上一层就是“能干之臣”,能得到这个评价的,属于上了皇帝的名单,只要有机会就能被提拔重用。
而“忠臣”,就是最高评价。
很显然对于多疑的皇帝来说,忠是最重要的属性,远远超过“才”。
这个延平方知府的一封奏章,就得到了第一等的评价,黄锦暗暗将这个名字记在心里,可能不需要几年,就能在朝廷上见到他了。
“誊抄一份,送到内阁,再抄一份到户部!”
“另外从东厂,将他的档案提过来。”
黄锦已经好久没有见到皇帝这么兴奋了,不过他在内书房虽然读过书,但是对于财计的事情并不了解,虽然看懂了“钞关法”的内容,却体会不到精妙之处。
看到皇帝这幅激动的样子,黄锦连忙吩咐小太监过来誊抄,然后亲自去东厂调取方知府的档案。
等到黄锦返回仁寿宫的时候,方知府的奏章已经抄送内阁和户部了。
嘉靖皇帝接过了方知府的档案,迅速看完了薄薄的档案,心情更愉悦了。
嘉靖三十一年的三甲进士,身世清白,没有加入严党或者清流任何一派。
在知县任上政绩官声都不错,果然是个能臣。
这种身世清白的官员,自然是皇帝最喜欢的了。
可是延平府。
多疑的皇帝用手指敲着这个地名,心中又升起了新的怀疑。
方知府的这份奏章,送到内阁和户部之后,同样掀起了巨浪。
≈lt;div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带着上古卷轴5游戏穿越到了权力的游戏世界,成为了拜拉席恩家族蓝礼的双胞胎弟弟。一步一步探索这个世界,龙魔法,冰与火之歌。...
开局穿越到鬼怪横行的世界?...
怎么样才能阻止爆炸呢?当李诗情不知如何做的时候,遇到了林枫。我可以帮你,但你拿什么来换?第一次当交换师的林风还没有多少经验,所以他直接错误的来到了赵公子的面前。来都来了,打一顿再走吧。林枫抄起了啤酒瓶淡淡的说道你特么也配姓赵?...
官场失意,情场便得意,逛街都能捡着大美女,岂料此美女竟...
穿书爆笑沙雕老六们不说自己有读心术团宠没素质前期疯癫文学he殷娇穿书十年,终于在某一天,觉醒了她穿到一本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里,男女主之间的故事一千多章,全员没嘴是狗听了都摇头的程度好消息女主是她姐,结局he坏消息她家被抄了,全死光光了从此,殷娇为了改变书里的结局可谓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片段一失踪多年的女主长姐回家,殷娇带领一众人给足了自己姐姐排面我为我姐举大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炮灰觉醒,一群老六偷听我心声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老兵朱高远,穿越成为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凭借熟知的历史知识及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率领千余残部成功的从朝阳门溃围而出。继而出人意料转进燕山,躲过流贼大军追剿。继而设计兼并了吴三桂派去劫驾的一千夷丁。一片石大战爆发后,又率领两千明军长驱南下。流贼惨败退出北京,建奴南下,朱高远凭借着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死守黄淮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