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苏允吃了饭回了房,却是没有睡午觉,而是钻进书房之中,继续写三国,毕竟作为一个码字人,哪有什么睡觉的说法。
回了房写了一回,正待自己审核一遍,便听到有人过来了。
苏允听了一下脚步声,随后露出了笑容:来了。
苏允手写《论汉唐宋三代之政治得失》,可不是为了写《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何曾需要这种详细的研究。
苏允对当今朝堂的上的诸公,能看上的也就章惇这么一个人而已。
在苏允看来,在治国理政之上,这北宋中后期的宰相中,无过于章惇一人而已。
什么范仲淹、韩琦、王安石、司马光,在章惇面前都是弟弟而已。
至于为什么章惇被贬为奸臣,苏允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来是因为章惇在王安石之后主持变法,王安石的改革一直受到社会主流思想的轻视和鄙夷。
这些思想以程朱理学为主导,他们重视道德治国,而鄙视法律、财务和经济等实操。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历史书籍更容易将王朝的衰落归咎于变法,以及主张和支持变法的人。
二来则是靖康之难后陷入危机,宋室南渡,朝廷需要寻找替罪羊来承担历史责任。
宋高宗将这个责任推到了蔡京和王安石的身上,将他们描绘成国家的罪人。
因此,章惇这些推行变法的人自然也被视为误国奸臣,成为了众矢之的。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便是自从在正史中设立《奸臣传》后,中国历史上便只有奸臣而无昏君、暴君。
毫无疑问,所谓的“奸臣”,成了昏君、暴君的替罪羊。
然而,对于像王安石这样的大人物,虽然他的名声很大,但是可能因为他的政策和风格过于独特,并没有被列入《奸臣传》。
然而,对于蔡确、吕惠卿和章惇等人来说,他们很容易成为替罪羊。
这些人在政治上可能有一些问题,或者他们的名声并不响亮,所以他们被用来承担北宋亡国的罪名。
至于有人要拿章惇迫害司马光苏轼这些人来说明章惇是个奸臣,这个事情梁启超说得很明白。
梁启超的话挺长,大意便是:章惇不过是将旧党对他们所作事情对着旧党做了一遍而已。
所以,苏允只是觉得章惇这个人过于厉害,若是得罪了,难免会遭受严厉的打击,实际上并不觉得章惇是个坏人,是个奸臣。
因此,苏允想趁着苏轼与章惇还有联系的时候,将一些有助于新法的东西给传达过去。
苏允所写的东西其实都颇有针对性的:
写君权相权,是想告知章惇要取得主动性;
写中央与地方权力之争,是想让章惇整顿官吏体系,让政策能够走下去;
至于税赋对比,则是让章惇看得更加清楚一些;
至于军事上的东西,也是想要告诉章惇等新党,军事变革的方向。
没有别的想法,就是苏允认为,如同章惇这样的人,对于国家百姓还是很好的,他知道一些东西,便帮一把而已。
原本他是想通过苏轼传达过去,没想到章惇竟然来了。
他是想着私下里给章惇递过去,但却让章若先行看见了,那便顺水推舟送过去算了。
姚卫民穿越到了那个激情飞扬的年代,开局进入合作社,做了采购站的一名采购员。在这个一切按照计划运行的时代,采购员不但影响着本地经济流通命脉,同时还是人们眼中最吃香的岗位,八大员之一。作为穿越者,他随身带着一方空间。时代滚滚向前。姚卫民的人生,再次精彩起来...
瑞根晚明红楼半架空历史官场养成文,绝对够味!大周永隆二年。盛世隐忧。四王八公鲜花着锦,文臣武将烈火烹油。内有南北文武党争不休,外有九边海疆虏寇虎视。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关键在于你身处其中时,该如何把握。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且看我如何定风流,挽天倾!历史官场养成文,兄弟们请多支持。瑞根铁杆书友群...
先校园后都市破镜重圆1夏鸢蝶走出大山那年,刚满17岁。她提着破旧的行李箱,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扎着土丑土丑的双蝎尾辫,迈进了资助人那个像公主城堡一样的家里。富贵迷人眼。但夏鸢蝶不看。她只想考个...
官场失意,情场便得意,逛街都能捡着大美女,岂料此美女竟...
父亲惨死,林易放弃挚爱的初恋入赘陈家,他发誓一定要爬到权力的巅峰,调查出当年的真相!...
老兵朱高远,穿越成为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凭借熟知的历史知识及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率领千余残部成功的从朝阳门溃围而出。继而出人意料转进燕山,躲过流贼大军追剿。继而设计兼并了吴三桂派去劫驾的一千夷丁。一片石大战爆发后,又率领两千明军长驱南下。流贼惨败退出北京,建奴南下,朱高远凭借着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死守黄淮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