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标找出一份奏本,送到朱元璋御案上。
“儿臣觉得,刘宽对青龙山煤场的改革成果同样值得重视——那蜂窝煤、煤炉儿臣亲自试过,着实是好东西。”
朱元璋将奏本翻着看了,发现是科技司主事于贤奏请在北平等北方大城,仿照青龙山模式成立煤厂之事。
奏本中详细叙述了蜂窝煤与煤炉的种种优点,言明其完全可以取代柴薪,且在北方可以发挥更大用处。
朱标接着道,“入冬后北方要比南方寒冷许多,因此儿臣认为,不仅要在北方设立煤厂生产蜂窝煤、煤炉,甚至可以公开蜂窝煤配方,令各地百姓自行生产。”
“有棉衣,再有蜂窝煤、煤炉,北方百姓冻死之忧将大大减轻!”
朱元璋放下奏本,道:“标儿,你爱民心切咱能理解,但你是否想过,若公开蜂窝煤配方,北元、西番亦会很快获知?”
“另外,平民百姓哪有自己制造蜂窝煤的能力?即便公开蜂窝煤配方,也不过是为各地士绅豪强用以赚取贫苦百姓的钱财罢了。”
“倒不如由朝廷在各地建立煤厂,尽量保密生产蜂窝煤,然后以较低的价格售卖给百姓。”
“如此,如此不仅朝廷可以获利,百姓亦可以享受蜂窝煤带来的好处。”
“若是各地官吏足够干练,对蜂窝煤的推广也未必会慢于公开配方之法。”
刘宽之前谈及历史上大明灭亡因由时,几次提到士绅豪强之害。故而,朱标如今对士绅豪强也多有了解和地方。
如今能开采煤矿的,除了官府就是地方上的士绅豪强,平民百姓确实难以直接获得煤炭。
因此,听朱元璋讲完,朱标不禁露出羞愧之色,道:“儿臣思虑不周,若无父皇提醒,险些好心办了坏事。”
朱元璋摆手,“你也不过是爱民心切罢了。”
朱标想了想,道:“父皇,既预备在各地建立官营煤场,可否要专门设立一机构统一管理?”
朱元璋揉了揉眉心,稍稍思考后,道:“日后不仅百姓日用需要许多煤炭,火车以及刘宽所说的轮船,亦需要不少煤炭。”
“可以预想,数年之后我大明对煤炭需求必然激增许多倍。其涉及利益巨大,相关事务也不少,确实该设一机构统筹调度。”
“不过此时倒也不必太着急,回头可以问问刘宽,看他是何想法,或者说后世可有借鉴之法。”
朱标听了不禁一笑。
他算是看出来了,他父皇这是变着法儿的从刘宽那里挖东西啊。
这时朱元璋敲了敲御案,道:“还有件事,你需得有个心理准备——老四过几日便到京师了。”
“儿臣知道。”朱标神色并无变化。
早在当初于楼江门城楼上听刘宽讲述了靖难之事后,父子俩就曾考虑召朱棣回京师。
因后面朝中事务太多,再加上父子俩对朱棣的事还需诸多考虑,这才在拖了大半个月后派人北上传召。
因为并非急召,不论是传召之人,还是朱棣南下,都不会太快。
但以朱棣的性格,也不会太慢。
算算时间,其人是该快到京师了。
···
刘宽到工部科技司与苏铨见了一面,交流了一些事情,便回到府中歇息。
待他沐浴完,朱蕙兰便让厨房将做好的莲子羹和两碟点心端到了偏厅餐桌上。
此时是下午,还不到吃晚饭的时间,刘宽便先吃些垫垫肚子。
朱蕙兰在旁笑盈盈地与他说着话。
“夫君有所不知,自母后跟我学了那广播体操后,每日早起后都要叫上仍住在后宫的弟弟、妹妹们一起演练。前次进宫,瑄乐还跟我诉苦来着。”
刘宽笑道,“他们要知道这体操是你传到宫里的,怕是会画个圈圈诅咒你。”
这话朱蕙兰听过,知道是个玩笑,便道:“肯定会有几句怨言,但想必也知道是为了他们好,不会有人往心里去的。”
(本书又名90后青春物语)林一身上曾有过许多标签少年做题家九八五废物前大厂码农。一桩意外,让他沿着时光之河逆流而上,穿越十二年光阴。回到梦开始的地方,让所有遗憾通通不再发生!财富权势名声那些不过是我拥有过最微不足道的东西。一段少年事,一曲凡人歌。(第一卷少年自有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已完结...
大学生张青山,被打成瞎子,开除学籍,回归乡里,却得到奇异传承,从此咸鱼翻身,治病救人,种田养殖,带领村民发家致富,顺便跟小姐姐谈谈情说说爱...
我既没有重生,也没有系统,只有满世界的敌人。真正的重生者还说我以后会成为颠覆大乾叱咤星河的乱世奸雄。不过我觉得问题不大。干掉真的重生者,我就是真的。至于系统,反正外人也看不见,我说有就一定有,谁能证伪?撒一个弥天大谎,让世界为之起舞!全世界的人都认真听我讲,我,青帝,重生了!我言即未来,我行即正义。作为一个拥有系统...
重回过去,姚远一心一意只想浪啊呸,只想冲浪!...
2002年有三件大事,第一件是上海获得了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第二件事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第三件事是陆渐红失恋了。...
亲爱的,该吃药了!美丽纯洁的圣女,端来了治疗伤势的药剂。在这一天,他用双眼看到背叛,用灵魂体验到绝望从这一天起,勇者已死,有事烧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