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十一章 姓时的人家(第1页)

萧真怔住,他看着甄五多,目光深深,如藏在山谷中的寒潭,深不见底,看得甄五多心里发慌,他的好大儿,哪里都好,就是小小年纪心思太深。

一看就是能成大事的,像他!

甄五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自我安慰,人生美好,又是炫耀儿子的一天。

萧真收回目光,又叫来许乐:“去把方圆百里的人牙子全都找出来,让他们回忆,十年前的四五月里,有没有丢失女儿的人家。”

这个听上去似乎很难查找,可实际上,因为丢失女儿,而报官或者悬赏寻人的人家并不多。

把人全都安排出去,几人原路返回,又回到那片竹林。

一个四五岁满身是伤的盲眼女童,即使有野狗相助,也不会走出很远,更何况那还是在晚上。

泥鳅很快便找来了两名当地人,一个是三十出头的汉子,另一个是五十左右的老者。

赵时晴问道:“请问这附近有几个村子,离得最近的是哪个?”

两人怔了怔,却一起看向站在赵时晴身边的萧真,那汉子陪笑问道:“这位公子,你们是来我们这里收布的吗?”

赵时晴暗暗翻个白眼,我礼貌询问,你们不理我,反而去看萧真的冷脸,还不是看我是小姑娘吗?

果然,那两人求仁得仁。

萧真没好气地说道:“少废话,问你们话呢?”

老者忙把那汉子拉到身后,哈着腰,对萧真说道:“我这儿子没见过世面,公子莫要和他一般见识,这附近有五个村子,离得最近的是黄竹村,从这条路往前走,有个岔路口,往东翻过一个山坡,就是黄竹村了,小老儿祖祖辈辈都在黄竹村。”

萧真的声音那冷得能冻死人:“另外四个村子呢?”

老者忙道:“离我们村最近的是竹西塘,那村子虽大,却有一半是外来的,织布的都是本乡本土的,竹西塘有织机的人家也只有十几户,因此,公子若是要收布,还是去我们村吧。”

萧真微微蹙眉:“竹西塘为何会有一半的人家是外来的?”

老者解释:“这话就远了,以前没有竹西塘这个村子,那一片地有一半是荒地,还有一半属于我们黄竹村。

小老儿年轻那会儿,有一年吴地东部下了整整一个月的大雨,有些地方都给淹了,百姓四处逃难,咱们这里雨水小,灾情小,后来洪水退了,很多外地来逃难的人家也没有回去,就在这里落地生根了。

为了安置这些流民,衙门从黄竹村一分为二,再加上一半的荒地,就建成了现在的竹西塘。

因此,竹西塘有一半是以前黄竹村的人,还有一半就是逃难来的外乡人。”

老者话音刚落,甄五多就凑了过来:“你说的可是三十四年前的事?”

老者想了想,道:“差不多三十四五年前了,小老儿那时只有十四五岁,现在已经五十了。”

甄五多又问:“你们这五个村子,当年有没有去逃难的?”

老者摇头:“据我所知是没有,我们这里虽然也下雨,但只有几天是大雨,其他时候都是小雨,而且我们这里有山,地势也高,没有听说哪家的房子会冲倒了,那年虽然田里减产,可是我们家家户户都织布,那时的布匹虽然不如现在好卖,可也能换粮食贴补家用,那两年虽说日子艰难,可也没到要逃难的地步。”

“那除了竹西塘,还有其他村子里有逃难来的外乡人吗?”甄五多问道,

老者再次摇头:“当年肯定没有,如果现在有外乡人,也是后来迁过来的。

当年衙门之所以要新建一个村子,就是因为我们这些村子全都不想接纳那些外乡人,恰好我们黄竹村里姓李的那户人家总是没事找事,衙门索性新建了一个村子,把老李家全都划到了竹西塘。”

甄五多对自己的随从喊道:“快快,扶老夫上马,去那个啥竹西塘,快去!”

赵时晴看向萧真:“咱们也去吗?”

萧真:“不用管他,咱们先去最近的村子。”

老者大喜,直到现在,他还是把这些人当成来收布的外地商贾。

黄竹塘村子不大,现在全村五十多户人家,有四十多户是姓黄的,其他十户人家分别是三个姓氏。

那老者和他儿子也是姓黄的,当年把老李家赶出黄竹村的事,至今仍被黄家人引以为豪。

黄老头和他儿子,带着萧真和赵时晴在村子里转了一圈,最后把他们带到了自己家。

黄老头家里有四台织机,他的老伴和儿媳,连同两个女儿都是家里的经济支柱。

赵时晴说她想看看织机,黄老头连忙叫来他的小女儿,让她陪着赵时晴去看看家里的织机和布。

赵时晴看到黄老头的小女儿时怔住了,她原本以为,尚未出嫁的姑娘,又是家里最小的,想来也就是十几岁,可是万万没想到,眼前的姑娘眼角已经有了细碎的纹路。

她悄悄问道:“姐姐今年几岁了?”

黄二姑娘低声说道:“三十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时晴怔住,黄二姑娘三十,那黄大姑娘呢?

黄大姑娘三十四岁!

她带着凌波去两个姑娘的房间看织机,这才知道,原来黄竹村里像她们姐妹这样三十多岁还没有出嫁的还有几个,她们都是家里赚钱的顶梁柱,父母和兄弟都已承诺,要给她们养老,等她们百年之后,让侄儿给她们打幡。

黄大姑娘告诉赵时晴:“去年我爹就给我们两个买了一块福地,就在我家祖坟旁边,将来我们姐俩儿可以埋在那里。”

赵时晴过了好一会儿,才让自己缓过神来,她问道:“你们这里的姑娘这么能干,应该没有卖女儿的事情吧?”

黄二姑娘笑着说道:“肯定没有啊,哪家的姑娘都是宝。”

“那你们记得十年前,村里有没有哪户人家丢了一个女儿?”

两人想了想,黄二姑娘说道:“那就只有老刘家了。”

黄大姑娘接过话头:“不是,刘二花没有丢,她是跟着她表哥跑了,老刘家为了遮丑才说她走丢了的。”

热门小说推荐
万古第一战皇

万古第一战皇

落魄的皇朝储君,得始皇绝学,承龙神血脉,一朝蜕变!以身为炉,意志为火,融合奇珍异铁神兵宝刃,成就无上肉身。纵横天地唯我尊,宇宙星空谁能敌?高歌猛进,踏天而行!吾之意志,浩瀚磅礴,吾之战力,盖世无双!我名林寒,古今第一战皇!...

半岛检察官

半岛检察官

许敬文魂穿南韩,开局反杀了欲谋害自己的双胞胎哥哥,并凭着一模一样的长相顶替死鬼哥哥的身份窃取了他检察官的位置,房子,妻子。李代桃僵的他决定当个好人,要把贪官和罪犯全都赶尽杀绝,结果上班第一天却发现贪官竟然是他自己PS浪子主角,行事略屑,纯粹爽文,不喜勿入,老作者,不投毒,已有完本万定老书。...

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

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

若人生不止一次,吾必当君临万界。洪武十年,朱元璋通过人生模拟器,来到明朝末年崇祯十五年的时空。当他翻开史书,看到朱棣篡位的时候,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看到大明战神一战葬送百万大军,他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而当他看到崇祯年间农民起义遍地,大明江山危在旦夕之后彻底坐不住了。一群不肖子孙,都给咱滚一边去。什么后金,什么闯王,...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老兵朱高远,穿越成为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凭借熟知的历史知识及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率领千余残部成功的从朝阳门溃围而出。继而出人意料转进燕山,躲过流贼大军追剿。继而设计兼并了吴三桂派去劫驾的一千夷丁。一片石大战爆发后,又率领两千明军长驱南下。流贼惨败退出北京,建奴南下,朱高远凭借着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死守黄淮防线。...

飞扬年代:从采购员开始

飞扬年代:从采购员开始

姚卫民穿越到了那个激情飞扬的年代,开局进入合作社,做了采购站的一名采购员。在这个一切按照计划运行的时代,采购员不但影响着本地经济流通命脉,同时还是人们眼中最吃香的岗位,八大员之一。作为穿越者,他随身带着一方空间。时代滚滚向前。姚卫民的人生,再次精彩起来...

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

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

开局穿越到鬼怪横行的世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