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最新章节!
李治一脸惊诧:“去兵部?不不不,这不行!”
开什么玩笑呢,兵部那可是房俊的地盘儿,他若是敢趁着房俊离京南下的当口,怂恿着父皇下旨让自己跑去房俊的一亩三分地作威作福,绝对吃不了兜着走!
真当房俊那棒槌是泥捏陶塑的?
那厮拳头抡起来,才不管你是国公还是亲王!万一等到房俊回京的时候火冒三丈,棒槌脾气发作起来那可是连父皇都头疼,自己挨顿打怕是都没地方说理去……
眼见着李治面色大变,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般,长孙无忌也很是无语。
你是亲王啊,等同于君,他房俊再是棒槌也不过是个臣子,何至于谈虎色变,怕成这样?
不过定下心想想,若是李治当真被房俊打一顿,且不说事后房俊要承担何等责任,单单威望的损失却是李治承受不起的。
想了想,便提议道:“殿下也不必担忧,若是您主张前往兵部,难免有抄底之嫌,可若是让旁人向陛下谏言您去兵部坐镇,房俊再怎么也怪不到您的头上。”
李治问道:“谁人适合?”
长孙无忌道:“英国公。”
李治奇道:“英国公虽然从未表明倾向,但是据其种种言行举止来看,必然是站在太子哥哥那一边的,岂会向父皇谏言让本王前去兵部?要知道,兵部乃是房俊的地盘,而房俊更是太子哥哥的最大臂助,这兵部便等同于太子哥哥最为看重的中枢衙门,素来视为东宫的大本营。”
他的顾虑很合理,但长孙无忌却摇头道:“殿下不了解英国公的为人,所以才有此疑惑。但是老臣于英国公共事多年,深知其老谋深算之处,若是论城府之深沉,纵然是老臣亦要甘拜下风。但英国公此人性格严谨,他考虑的乃是殿下在尚书省的种种活动,必然会触及到他的站队问题,即便他决定站在太子一边,也绝对不愿意得罪您。如此一来,您若是有所主张,他支持也不行,反对也不愿,势必两头为难,只要您亲口相求只在尚书省挂了名,却前往兵部履职,他必然答允。”
李绩就是这样一个人。
文韬武略皆是一等之才,但性格却谨慎持重,不愿意冒一丁半点的风险,绝不愿因为投靠了太子而公然得罪晋王。
既然如此,何不干脆将李治送走,眼不见为净呢?若是被李治在兵部折腾起什么风浪来,那也是房俊御下不严,不关他李绩的事……
李治犹豫了一下,缓缓点头,算是认可了长孙无忌的话。
旋即又蹙眉道:“可本王对兵事一窍不通啊!这行军布阵料敌机先,可不是读两本兵书就能胜任的,若是因为本王的疏忽导致兵将折损,本王如何对得住父皇之信任,如何面对百余万大唐虎贲?”
长孙无忌笑道:“殿下多虑了,即便是房俊坐镇兵部,又岂能操控前线之战事?更遑论调兵遣将、排兵布阵了。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是军机处的职责,还轮不到兵部自作主张。所以殿下入主兵部之后,所需要做的事情便是顺畅粮秣运输之通道,稳定兵械铸造维修之分派,只要将这两样做到万无一失,待到陛下东征得胜之后,您的功勋自然首屈一指。”
李治颔首表示了解,却依旧愁眉不展。
他有话没好意思说,那便是他固然不谙政务,不能再尚书省做出什么成绩,可是对于兵部的运作依旧一窍不通,若是没有一段时间去学习、领悟,很难入手。
可是东征在即,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给他?
他可不想因为他的无能而导致整个兵部的运转出现问题,进而东征之时粮秣军械无法及时供应,哪怕未能东征失败,但只要兵将因此有所折损,他也觉得难以接受。
好在长孙无忌眼目灵通,看着李治的神色,便知道他心中为何担忧,温言抚慰道:“殿下放心,论起政务,吾等固然比不得太子身边那些宿儒,但吾关陇贵族起家于军伍之中,焉能不熟悉粮秣军械之运转调派?届时老臣自会安排精于此道者协助于您,确保万无一失。”
话说到这里,李治也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想要动摇太子的储君之位,那就势必要拿出堂堂正正的成绩才行,不仅证明给父皇看他更适合当太子,也得给天下人看。
遂颔首道:“既然如此,那就拜托舅父从中运作了。”
长孙无忌欣然道:“殿下放心,老臣定当竭尽全力,扶保殿下登上储君之位,异日克承大统,大展凌云之志,创下一番冠盖千古之丰功伟业!到那个时候,老臣即便早已归于尘土,亦当在九泉之下含笑瞑目。”
李治一听,也觉得心潮澎湃,当即起身整理衣冠,而后一揖及地,郑重道:“舅父之恩德,李治没齿不忘!今日便在此立誓,假若他日手执日月,定与长孙一门共享富贵,生生世世,永不相负!”
*****
太极宫。
李二陛下跪坐在地席之上,面前茶几上摆放着精致的白瓷茶具,茶盏中翠绿的茶汤正有白色的雾气袅袅升起,香气氤氲。
他心里却还在琢磨着刚刚李君羡禀告的事情……
兵部从房俊手中一跃而成为六部之中权柄极重的一个衙门,再不似以往爷爷不亲、姥姥不爱、毫无作为的闲散衙门,太子必然将其看得很重,房俊更会将兵部视为自己的地盘,南下临行之际,以新进越国公的身份现身兵部,巩固自己的威望,敲打一番属下,实乃题中应有之义。
但是根据回报,兵部上下对于房俊的尊敬崇慕,却令李二陛下有些不爽。
倒不是害怕心怀不轨借由兵部培植祸心,而是自己这边想要扶持一下晋王,看看有否可能比太子更适合储君的位置,那边房俊就开始替太子稳固城池、严守阵地……
再想到不久之前李绩专门入宫,说民部尚书唐俭年迈体衰,已经上书请求致仕告老,谏言敕封太子为检校民部尚书入主民部,李二陛下便越发觉得有些心塞。
兵部那是太子的根基,侍中刘洎虽然摇摆不定,但更多也是倾向于太子,中书令岑文本哪怕躺在床上不能下地,也是太子的坚定支持者,再加上刑部尚书张亮被房俊整治得服服帖帖,吏部尚书李道宗更无需赘言,若是民部再落入太子之手……
大半个朝堂都将成为太子的班底。
晋王凭什么去跟太子斗?
别说晋王,就算到时候他李二颁布诏书明令易储,这满堂大臣只怕都能够群起反驳……
这样下去可不行,得想想办法扶持晋王一把才成。
拈起茶盏,慢条斯理的呷了几口茶水,李二陛下才挑了挑眉,询问一侧侍候着的内侍总管王德:“你说,如今房俊南下,兵部只是由崔敦礼代理部务,正值筹备东征后勤事务的重要时机,单单一个崔敦礼恐怕难以掌控全局,若是由晋王担任检校兵部尚书,代理兵部事务,是否可行?”
王德心底一跳,暗忖皇帝扶持晋王还真是不遗余力……
“老奴不过一介阉宦,书都没有读过几本,岂敢妄言朝政?陛下恕罪,老奴确实不知。”
李二陛下蹙眉,不悦道:“朕让你说你就说,啰啰嗦嗦算个什么?”
王德吓一跳,连忙说道:“既然如此,那老奴恳请陛下宽恕老奴妄言之罪……以老奴看来,晋王聪慧伶俐、性情至孝,乃是一等一的人才。只是到底年纪轻了一些,经验难免不足,若是平常倒也罢了,大不了练练手,犯点错误也无可厚非,但此际正值东征的关键时刻,兵部事物繁冗、责任重大,恐怕晋王难以胜任。”
即便是不得不说,他也自有主张,言语之中很是为了维护房俊的利益着想。
一觉醒来。洛青舟成了大炎帝国成国府洛家的一个小小庶子。为帮洛家二公子悔婚,洛青舟被迫入赘,娶了一个据说不会说话不会笑的傻子新娘。直到拜完天地,洞房花烛夜后,他才突然发现我家娘子,不对劲!岂止娘子不对劲,就连娘子身边的两个小侍女和秦府其他人,都不对劲!大侍女甜美娇俏爱撩人,声如百灵鸟小侍女冷若冰雪杀气重,出剑...
(本书又名90后青春物语)林一身上曾有过许多标签少年做题家九八五废物前大厂码农。一桩意外,让他沿着时光之河逆流而上,穿越十二年光阴。回到梦开始的地方,让所有遗憾通通不再发生!财富权势名声那些不过是我拥有过最微不足道的东西。一段少年事,一曲凡人歌。(第一卷少年自有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已完结...
从前我以为,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男人不会出轨,那个男人一定是我老公。直到那一天,我撞见他与另一个女人缠绵,面对重重背叛,我最终走上了复仇之路...
雷高岭之花为爱下神坛的狗血虐文又名寸骨殇高岭之花深情攻身世凄惨坚韧受所有人都想不通池律为什么会喜欢上唐松灵,包括唐松灵自己。毕竟高岭之花和乡间野草放在一起怎么看都不协调。因此,当得知池律被甩时,所有人都觉得唐松灵是不是疯了,给脸不要。七年之后,再次相逢。池律还是人人仰望的矜贵公子。唐松灵还是和之前一样的落魄潦倒。池律用指尖挑了挑他沾了泥的黄色马甲,促狭道这就是你说的回归正常生活?他看着在唐松灵怀里撒娇叫爸爸的小孩,只觉得这么多年的撕心裂肺,夜不能寐,都是一场笑话。然而就在他真正准备放下执念时,一句无心之语,真相初显端倪,他穷追不舍,抽丝剥茧,痛不欲生。七年之前,我去奔赴与你的约定,也许是上天注定,这条路永远都走不到头。救命之恩,不得不报,亡人之子,终生相托,这其中苦涩,说不清,道不尽。你我之间,隔了多少阴谋算计,多年之后见你的么每一眼,都是上天的恩赐一寸伤骨,一幕夜色,都成了池律心底愈合不了的疤痕。预收CP1424379高冷攻VS美人受一句话简介美人报错仇的酸爽故事~...
我既没有重生,也没有系统,只有满世界的敌人。真正的重生者还说我以后会成为颠覆大乾叱咤星河的乱世奸雄。不过我觉得问题不大。干掉真的重生者,我就是真的。至于系统,反正外人也看不见,我说有就一定有,谁能证伪?撒一个弥天大谎,让世界为之起舞!全世界的人都认真听我讲,我,青帝,重生了!我言即未来,我行即正义。作为一个拥有系统...
魂穿平行时空的八十年代,意外成为一名隐居深山的少年修士!为探寻修行之玄妙,混迹世俗历练红尘,以见证者的眼光,亲历者的心态,普通人的身份,一步步践行着‘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最后成为逍遥人间的真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