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过,箕否也是幸运的。
没多久,秦国就真的把燕国给灭了,箕子国也是因此而喘了口气,再度复国。
因为这帮家伙分量太低,胡化严重,再加上当时秦朝对东胡和匈奴都是战略防御阶段。
所以,对位于东北之外的箕子国,没多大兴致。
而箕否也是平安的把王位传给了儿子箕准,不过等到箕准的时候,撞到了刘邦灭自己的兄弟燕王卢绾,卢绾的部将卫满逃到了箕子国。
箕准这货可不是因为菩萨心肠才收留了卫满的,他是想着万一中原大国打过来,可以让这帮人当炮灰。
结果,没想到,他的心思,比起卫满来可是差远了。
卫满被收留之后,等到自己羽翼稍稍丰满,就直接开始着手对箕子国取而代之。
没办法,这货看着箕子国这帮人实在是太弱了,我不欺负你,我良心都过不去。
他先是让人谣传,说是汉王的十几万大军已经杀来了,准备给箕准一个直捣黄龙。
箕准听了大惊,询问卫满该怎么办,卫满表示大王收留了我,我肯定要誓死回报,打汉朝人我有经验,你让我来帮你守卫王城,保证退敌。
箕准听了大喜,我收留你就是要把你当炮灰的,没想到小伙子觉悟不错嘛!
来,城门给你,你来守!
结果,汉朝的军队没来给箕准弄个直捣黄龙,卫满倒是直捣黄龙捣的箕准落荒而逃。
这帮人战斗力也的确是不行,卫满不到一千的被汉军打败的残兵败将,在箕子朝鲜的王城里,杀的昏天暗地,如入无人之境。
最后箕准连自己王后都顾不上了,赶紧带着人抱头鼠窜,卫满也就占据了箕子国,建立卫满朝鲜。
而箕准也不算惨到家,他最后纠集了几千人逃到海上,把目光叮准了当时的南部三韩,也就是连箕子国都没看上的三个原始部落。
我打不过卫满还打不过你?
于是乎,带着几千残兵败将,一口气就把三韩给横扫了,自称韩王。
不过可惜的是箕准逃出来的时候,他的儿子都被卫满给杀了,导致箕淮一把年纪了,后来也没再生出一个儿子出来。
然后,箕准绝后之后,刚刚被征服合并的三韩,再度分裂起来。
而卫满朝鲜倒是继续坚挺了百余年,直到汉武帝的时候,故意找卫满朝鲜的麻烦,卫满君主在汉使一声声斥责中,最后被十万汉军直接荡平。
所以为何汉朝在辽东的地图疆域,比起秦朝来多了那么个弯,这个弯,就是征服卫满朝鲜之后,设立的汉四郡。
当然,对于当时南部的三韩,就连汉武帝这么热衷开疆拓土的人都没有看上,这着实是一个谜题。
“报!将军,前方就是辽西郡。”
项伯的大军行走着,一路浩浩荡荡,抵达了辽西。
部下禀报道,“过了辽西之后便是辽东,以朝廷的命令,我军会在辽东的襄平暂时休整,之后,过了辽东,就可以往箕子国发兵了。”
“嗯。”
听到部下的命令,项伯点头,“那大军继续全力前进,等到了襄平之后,再做休整!”
“诺!”
三军在又行了几日之后,终于抵达了襄平。
襄平,其实就是后来的辽阳。
而襄平这个词,和平壤几近类似,其实这两者,也算是有不小的关系的。
襄平在两晋时期,被东北的扶余人中的高句丽人占领,开辟为都城。
后来,高句丽被隋朝大破,被迫迁徙出辽东,滚到了朝鲜半岛的北部,重新置新城,就是平壤城。
当然,这一段历史中的地点和时间,稍有争议。
因为高句丽的历史,其实是有些断层的。
高句丽是隶属于中原文化和东北扶余人文化的结合文明,跟后来的高丽在文明上几乎八竿子打不着。
但,中原对于高句丽的记载,却并不多。
因为那个时候历史史官本来就大量减少不说,仅有的,也只能盯着中原一个个割据政权,对于半华半胡的高句丽,的确没那么多的精力去注视。
所以,这就照成了一定的历史空白。
但可以肯定的是,高句丽的成功,是汉化的产物。
高句丽的城池和政治制度,几乎都是完全借鉴的中原文明。
家长里短日常文,慎入!年轻的三金影帝高峰期宣布退圈。意外绑定种养殖系统的他,过起了养娃种田的悠闲生活。...
瑞根晚明红楼半架空历史官场养成文,绝对够味!大周永隆二年。盛世隐忧。四王八公鲜花着锦,文臣武将烈火烹油。内有南北文武党争不休,外有九边海疆虏寇虎视。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关键在于你身处其中时,该如何把握。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且看我如何定风流,挽天倾!历史官场养成文,兄弟们请多支持。瑞根铁杆书友群...
2002年有三件大事,第一件是上海获得了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第二件事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第三件事是陆渐红失恋了。陆渐红经过调岗,要离开熟悉的家乡小镇。...
我想要挨一顿毒打灾厄之剑旧世界守墓人调律师最后的天国捍卫者二十四个毁灭因素之一淮海路小佩奇深渊烈日最终的地狱之王槐诗。某一天,穷困潦倒的槐诗忽然发现自己捡来的金手指终于能用了只不过,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为了赚钱和苟命,他一不小心踏入了这个危险世界。现境之外的边境,日常之后的异常。...
九彩元鹿!还是鹿族之主,洪荒的第一只鹿,开局貌似还不错。什么,现在是凶兽大劫,外面还有狼族虎视眈眈。叮,模拟器加载完毕,是否开始人生模拟。模拟开启这是一只鹿,借助模拟器,逍遥洪荒,霸临诸天的故事。...
镇政府门外,一辆黑色帕萨特轿车径直停在了楼门口,从轿车上下来一位年纪大约四十岁上下的妇女来,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脚蹬一双曾明瓦亮的黑皮鞋,猛一看,以为是男人呢,仔细一看,脖子里系着一条淡花色的丝巾,才知道是一个干练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