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赵瑶君读完一遍《更法》早已口干舌燥,却没有像之前和嬴政学习一样,缠着一下要喝蜜水,一下说辛苦喝累。她笔直的站着,悄悄抬头看了脸色一点变化都没有的王绾,有些惴惴道:“先,先生,我读完了。”
【啊,为什么现在丞相板着脸的样子和说话的口气,都那么神似我高中的数学老师啊?真的都一样的吓人!】
她下意识称呼王绾为先生,而非丞相大人。
王绾对此什么也没有表示,暂时也没有点评她,只淡淡提问:“请四公主殿下说一说,什么叫做法者所以爱民也,理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赵瑶君听了这个问题,松了一口气。她不是没有理解能力,这种难度的古文对于她而来,读懂也不难。
【谢天谢地,只要不是让我写字就行。那弯弯绕绕,作画一样的,我实在不擅长。】
她稍微挺直了脊背:“商君所说这段话的意思是,法度是用来爱护百姓的,礼制是为了方便治国办事的。所以圣人治理国家时,如果能令国家富强,便不必沿用旧有的法度。如果能够使百姓收益,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
王绾点点头,依旧没有点评赵瑶君的翻译,只是问道:“那公主对于这段话,有何看法呢?”
赵瑶君不假思索:“商君所言,我心中十分赞同。国情因时事而变,圣人治理国家,应该以当下的时局为重,一切从实际出发。”
“我们当下适合用什么礼制,便以何种礼制治国,当下适合用什么法度,就用什么法度。至于尊不遵循旧的法制和礼制?那就要看它能不能达成强国富民的目的。”
“治国本就无定法,拿百家争鸣来说,无论是法家、道家、儒家还是墨家,我认为只要对国有利,我们便无需拘泥,只管博采众长,取其精华来用。”
其实这些话,后世随便一个接受过教育的学生,大多都能说得出来。反正大家各抒己见,各有各的看法,虽在这几家学说之中有自己的偏好,但也不会完全否定其他学说,而是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取中华文化的精华,弃其糟粕落后之处。
这些言论,若在后世则平平常常。但在如今,足以让人惊喜。这便是时代和教育,给予赵瑶君的不同。
李斯对赵瑶君侧目,心里赞叹,公主小小年纪,有这一番见解,当真是生而不同凡俗。
方才还喜愠不形于色的王绾,此刻忍不住惊喜地击掌,大叫了三声:“好!好!好!”
嬴政本就务实,且目光非常长远,他心里虽偏向法家,但法家也有爱民之说。他一听赵瑶君这一番话,不由喜道:“我儿小小年纪,便有这一番见地,比你扶苏阿兄不知道强上多少了!”
想到扶苏,嬴政不由叹息:“扶苏生性有些执拗,且有自己的言行规范,他若是做一个仁义君子,道德典范,那是足够的。若是成为君王,那自然得时时、事事以大秦利益为先。慈不掌兵,仁难治国,他生性如此,不知日后可会有所改变。”
想到这赵瑶君也忍不住为扶苏惋惜:【改什么改啊?阿父你才去世没多久,我阿兄拿了赵高和李斯给的假诏书,上面令他自诀,他竟然问也不问就自杀了。他怎么那么傻呀,我想想都心疼死了!】
嬴政心口哽了一下,对于扶苏,他半是心痛,半是恨铁不成钢。
王绾笑意一僵,心里不知什么滋味。
李斯听到赵瑶君旧事重提,不由冷汗涔涔,在自己心里反复说自己以后定忠于大秦,忠于王上,才做不出矫诏杀公子的事情。
气氛凝滞了一瞬,赵瑶君刚想要问怎么了,却见王绾突然回过神来,对嬴政笑道:“王上,老臣见公主天赋异禀,灵慧无双,一时间起了爱惜之意。”
“只可惜公主生性爱玩,有些散漫,王上待公主也过于娇惯纵容。老臣看在眼里,怕王上误了公主学习。若王上信任老臣,不如让公主当老臣的学生,老臣亲自教导她如何?”
赵瑶君如遭雷劈,呆立当场。
【不是,咱就是说,如果是你辛辛苦苦大学毕业,已经不愁吃不愁喝,只想好好吃喝玩乐,享受过日子了。这时候你比较害怕的,非常严厉的老师兼长辈,忽然说还要教你做学问。你半点又拒绝不了,请问你是什么心情?】
【当事人现在就是觉得命苦。】
赵瑶君捂住自己心口,苦着一张脸看向嬴政,心里还是有些期待的。
【好阿父,你可千万不要答应啊!万一你国事辛苦,想教教女儿功课,调剂一下生活呢?】
嬴政听到赵瑶君心里的话,想起自己教她时,她撒娇偷懒,学习十分拖延。他辅导她功课,特别教书写小篆时,时常被气得脑仁发痛的场景。
他忽略赵瑶君恳求的眼神,欢欣鼓舞地答应下了王绾的话:“将瑶君交给丞相,寡人最是放心不过了。公主也十分乐意跟随丞相这样的大贤学习,丞相你看,公主都激动得不能自已了!”
嬴政也没想到,小女儿竟然会害怕丞相拷问她功课。既然如此,让她跟随王绾念书,是再合适不过的决定了。
王绾板着一张面无表情的严肃脸,看向表情有些扭曲的赵瑶君:“原来公主是这般乐意跟着老臣读书吗?老臣还以为公主不乐意呢?”
赵瑶君身子发颤了两下,她僵硬地笑了两下,满心苦涩道:“没,瑶君很乐意跟随先生学习。”
【救救我,救救我!我为什么感觉,我已经开始偏离自己规划的未来路线了!】
成功为自家一学习就有些“顽劣”的小女儿,找了个压得住她的老师,嬴政心情大好,神色轻松地对殿柱旁的御史冯劫道:“冯侍御史也知晓十四年乃是大灾年,今岁的户籍核查,必要更加仔细详尽。”
御史有主管四方文书的职责,因御史常常在大殿的殿柱侍奉君王,因此又被叫做侍御史。
为了加强统治,秦朝早早就有做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的政策。
地方户籍核查上交中央之后,户籍资料就保存在丞相王绾或是御史冯劫这里。若说谁是最清楚秦国户籍之事的人,那非冯劫莫属了。
冯劫上前应诺:“臣心知此事重要,为了应对灾情,户籍必要差得详细万分。”
赵瑶君一旁旁听,想起了她写基建类小说的时候,了解到的户籍政策,她就在心里回忆。
【我依稀记得,秦国的户籍政策,源自于秦献公,因为当时战局混乱,统计户籍,是为了方便大秦征兵打仗,所以这个政策很不成熟。】
嬴政和朝中几个官员听了,心里都纷纷赞同。
赵瑶君继续回忆:【后来到了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后,户籍政策才有了大发展。商鞅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大大激发了秦国民众种田的积极性,使得秦国走向小农经济时代。为了更好的控制人口,加强统治,他就制定了一套什伍连坐制度。】
【这套制度,就是十户人家为一什,五家为一伍。从中分别设置什长和伍长,来负责闾里治安,缉捕盗贼。当然只要什伍中有一家有犯罪,其他人就必须举报,知情不报者就连坐同罪。】
【人口就是生产力,自从秦国有了这个政策,户籍核查和管控就更加严厉。秦律规定,毋得擅迁。百姓若无官府开的“过所”通行证,私自出远门,就会按照逃户处理。】
【他们不仅要被罚钱,更重要的是要处以“耐刑”,把除了头发以外的鬓毛胡须剃了。身体发肤是父母所给,秦国重孝,被罚剔除毛发也是象征不孝。】
嬴政听完,便对冯劫道:“今岁户籍核查,需得加上年龄、职位、黔首土地数量,还要生著死消。用此法以定什伍口数多少,别男女大小劳力,明土地赋税衡量。今岁第一年种植越冬小麦,若是来年收成不错,那之后根据人口、产量收粮税,囤积粮食,那才有法可依。”
赵瑶君忍不住叫了一声好!
【就我所知,我国的户籍政策早早就有了,但很不完善。很早以前就算是征收赋税和徭役,都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多少有点凭君主的命令盲目行事。】
穿越成假李,接受被摆布的命运。但同为李唐血脉,凭什么我就应该是弃子。既然天下皆为棋子,那我就翻了这棋盘!执棋者,非你一人可为也!多年之后,看着满堂文武高呼万岁。李璟坐于金銮抚棋而笑。袁天罡,大唐已复。既见天子,为何不跪。...
穿书爆笑沙雕老六们不说自己有读心术团宠没素质前期疯癫文学he殷娇穿书十年,终于在某一天,觉醒了她穿到一本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里,男女主之间的故事一千多章,全员没嘴是狗听了都摇头的程度好消息女主是她姐,结局he坏消息她家被抄了,全死光光了从此,殷娇为了改变书里的结局可谓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片段一失踪多年的女主长姐回家,殷娇带领一众人给足了自己姐姐排面我为我姐举大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殷娇龙青渊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九彩元鹿!还是鹿族之主,洪荒的第一只鹿,开局貌似还不错。什么,现在是凶兽大劫,外面还有狼族虎视眈眈。叮,模拟器加载完毕,是否开始人生模拟。模拟开启这是一只鹿,借助模拟器,逍遥洪荒,霸临诸天的故事。...
家长里短日常文,慎入!年轻的三金影帝高峰期宣布退圈。意外绑定种养殖系统的他,过起了养娃种田的悠闲生活。...
2002年有三件大事,第一件是上海获得了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第二件事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第三件事是陆渐红失恋了。陆渐红经过调岗,要离开熟悉的家乡小镇。...
五年前,为救病重的母亲,余星染余星染墨靳渊最新鼎力大作,2017年度必看玄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