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二二章 反制(第1页)

过去这一年是动荡不安的一年,其动荡波及大晋的上上下下。秋天开始的混乱,让所有人都惊惶不安。

就大晋朝廷局面而言,过去的一年是一个转折点。

桓温已经露出了獠牙,在北伐失败之后,为了挽回声望的跌落,他终于不再隐瞒自己的野心。通过废立和清洗,桓温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大晋朝廷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废立之后,桓温的势力已经基本上掌控全局。京城之外,皆为桓温所掌控。以前朝廷里王谢庾氏和皇帝司马奕组成的联盟还可同桓温对抗,但现在,这个联盟土崩瓦解。现在王谢三族完全出于防守之势,靠着家族积累的实力和声望顽强守护着最后的底线,苟延残喘。

当然,桓温有他的顾虑,他也没法通过暴力手段夺位。除非王谢大族点头,除非司马氏禅位,他才能以相对温和而名正言顺的方式得到他想要的。

以他的实力,固然已经具备强行夺位的实力。但是王谢不从,天下士族便不会屈服,便会烽烟四起,四处起火。那是桓温不想看到的。

外部的压力已经很大了,氐人灭鲜卑之后几乎一统北方,国土面积和大晋想当。经过一年的时间,鲜卑人的反抗基本上被全部弹压。秦国已经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这种情形下,大晋面临的压力甚至已经比之前五胡入侵,被迫南渡之时更大了。那时候,五胡相互之间还互有牵制,各自的力量也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威胁南渡后的大晋的生死存亡的地步。或者说,大晋还有能力应付他们的威胁。但是现在局面已经完全不同了。

如果此刻大晋内乱,氐人必循声而至,大晋必亡。桓温确实有野心,很想当皇帝,但是他却还没蠢到把大晋搞乱,将大**山拱手送给氐人的地步。他越发感觉到,唯一的策略便是和平过渡,名正言顺。为此他只能忍耐,不断的施加压力,让王谢大族和司马氏明白这一点。

而大晋朝廷之所以眼下能够维持现状,也正是在各方面的压力的作用之下的结果。王谢大族也正是完全看明白了这一点,利用了这一点和桓温周旋。

但无论如何,过去的一年是转折之年。不光是朝廷的局面,更是天下大局转折的一年。南北实力趋近,秦人灭燕实力暴涨,南北对峙的局面已经完全形成。这种对峙的结果,必然是一场毁天灭地的大战。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对李徽而言,这一年虽然风风雨雨,波折不少,但是却是大发展的一年。入门下省为官,成功的和谢氏打成一片,买宅买地发了一笔小横财,更是在最后时候收获了一份爱情。这在过去这纷乱嘈杂的一年里,有的人掉了脑袋,有的人丢了皇位官职,有的人颠沛流离的一年里,当然算是大成功的一年。

越是乱局,越是有利可图。只要局面不崩盘,在混乱的局面里,反而更容易找到机会。这对本来就出身寒门,机会不多的李徽而言,倒是一个逆行而上的机会。

大年三十,李徽带着李氏全族上下人等重开祠堂,供奉李氏祖先牌位,修撰家谱,祭祀拜祖。丹阳李氏人丁虽然不多了,但是既要振兴,便要上正规。

李徽被族人推举为族长,颁布了几条族规,也算是丹阳李氏有了领头人和规矩。

当日全族欢宴,李徽给老老少少都包了大红包,将从京城带回的物品分发给他们。全族上下自然是欢腾一片。去年李徽已经置办了田亩庄园,李家族人已经有田可耕,生计已无问题。

李徽又告诉族兄李正,明年春天请个教书先生回来,要在族中开设学堂,让族中的七八名男女幼童入学认字读书。温饱之后便需要提高他们的素质,将来家族振兴,是需要族人里边出人才的。这些事都是必须要做的。

初一开始,各族拜年聚会,热闹了两日。初三日李徽去拜访石城县县令赵墨林,宴请赵墨林。初四赵墨林回请宴饮。到了初五日,李徽一行便要准备启程回京了。因为李徽接到公文,初七日朝廷大朝会,需要参加朝会,不能逗留了。

初六清晨,李徽一行启程,当晚即抵京城。

初七日清晨,咸安元年的第一次朝会召开,李徽作为门下省给事中将列席朝会。

清晨的寒风里,李徽早早的来到在太极殿前,不久后他见到了谢安王彪之等人在大群官员的簇拥下快步而来。

李徽上前一一行礼。谢安难得的询问起李徽母亲的身体,询问了几句他家中的事情。王彪之在之前和李徽甚至没有说过几句话,保持着威严的态度,这一次居然也和李徽寒暄了几句。

李徽觉得有些纳闷,他们这样的态度颇有些让人出乎意料。在朝钟敲响,准备入殿的时候,李徽悄悄询问谢玄。

“谢兄,几位大人今天怎么了?对我这般客气起来,倒是有些受宠若惊呢。”

谢玄一笑,低声道:“贤弟,要适应啊。他们都很看好你,那是你的机会啊。你可知今日朝会上会发生什么事么?”

李徽摇头道:“我怎知道?”

谢玄拍拍李徽的肩膀道:“现在不便说,一会你便知道了。不过为兄先恭喜你了。”

李徽满腹疑惑,但谢玄显然不肯提前透露什么,于是只得收起好奇心跟随众人进入大殿之中。

大殿上灯火通明,新皇司马昱面色憔悴的临朝,看上去这个新年他过的很疲惫。但朝会开始后,司马昱倒是挺直了腰背,没有半点懈怠样子。

朝会一开始便是一些朝廷事务的奏报,对去岁大晋朝政的一些事务的奏报,以及对今年大晋要做的事情的一些展望和建议,一些重大事务的提前安排。

比如今年将要举行的三年一度的中正评议之事,因为去年的混乱而推迟到了今年春天,各地大中正官,朝廷相关衙署的配合等等事务。

这些朝政事务冗长繁琐,倒也乏善可陈。直到这些事都奏议完毕之后,谢安上前上奏。

“陛下,老臣上奏几桩官员的任免事项,老臣和王彪之大人,王坦之大人以及相关官员已经商议过了,都达成了一致。现在奏禀陛下,请陛下定夺。”

司马昱笑道:“哦?但请谢侍中奏来。”

谢安道:“第一桩是,丹阳尹驸马都尉羊贲病弱不能履职,老臣请求将其免职,另委他人。丹阳尹职位重要,不能长期荒废怠慢,更需要一名老成持重得力之臣担任。所以,臣等商议,认为王坦之大人可兼任之。”

李徽在人群中听得真切,他敏锐的感觉到了这次任命的不寻常。

丹阳尹这个职位极为重要,丹阳郡乃京畿之郡,所辖地域便是除了建康城之外京籍十几县,人口多大六万七干户,有三十五万之众。

因为是京籍之郡,所以其官长甚至不叫太守,而改称为尹,这既是一种特殊的牌面,当然也是因为职权的重要所致。

京畿周边,干系京城安危,皇权安全。简单来说,丹阳郡便是京城外围屏障,无论地理位置还是政治位置都是干系极大的。一般而言,这个位置都是大族担当,或者皇帝信任的人才能担当。

之前丹阳郡没有起到任何的积极作用,这并非其权职不够,而是丹阳尹羊贲无能,没能履责。

丹阳尹的权责包括京籍十几县的安全,在军事政务等各方面都有极大的权力。单以领郡兵员额而论,其余小郡郡兵两三干已经是极限,但丹阳郡在京城有衙署,有单独的都督府,郡兵数量可至五干到八干人。这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大可作为京城中军的补充,协助拱卫京城安全。

然而,在之前桓温大军兵临城下时,整个丹阳郡只有两干兵郡兵协助中军防守。而且全部驻扎在京城外廓的丹阳郡城军营之中,甚至在外围都没能给予桓温的大军一点点畏惧和滋扰,更别说阻挡了。

驸马都尉羊贲娶了明帝司马绍之女南郡悼公主,凭着这层身份得到了信任,所以得以在丹阳尹的要职呆了多年。但是他显然没有尽心尽责,甚至是根本没有履职。因为整个丹阳郡郡兵兵员严重缺失,不足下限的半数,且都是无所事事躲在京城里混吃等死的士兵。这绝对是羊贲之责。

这一次以其生病为由将其免职,那还是给了他脸面,让他能够体面免职。以他之前的表现,便该革职拿办问罪才是。

李徽察觉到了王谢的意图。丹阳尹让王坦之来兼任,那摆明了便是要在京城中军之外,重振外围拱卫力量,加强京城的防卫。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强大大受损的中军力量,应付已经极为强大的桓温的势力。

这未必是要和桓温宣战,未必是要和桓温死磕,而更可能的是增加筹码,增加制衡的实力,避免桓温的下一次铤而走险。

而这种方式的巧妙之处便在于,并非明面上的增强中军实力,增强控制在王谢手中的兵马,也就可以避免引起桓温的注意力和激怒桓温。

热门小说推荐
奶爸:退圈后我种田养娃

奶爸:退圈后我种田养娃

关于奶爸退圈后我种田养娃家长里短日常文,慎入!年轻的三金影帝高峰期宣布退圈。意外绑定种养殖系统的他,过起了养娃种田的悠闲生活。...

经年情深

经年情深

雷高岭之花为爱下神坛的狗血虐文又名寸骨殇高岭之花深情攻身世凄惨坚韧受所有人都想不通池律为什么会喜欢上唐松灵,包括唐松灵自己。毕竟高岭之花和乡间野草放在一起怎么看都不协调。因此,当得知池律被甩时,所有人都觉得唐松灵是不是疯了,给脸不要。七年之后,再次相逢。池律还是人人仰望的矜贵公子。唐松灵还是和之前一样的落魄潦倒。池律用指尖挑了挑他沾了泥的黄色马甲,促狭道这就是你说的回归正常生活?他看着在唐松灵怀里撒娇叫爸爸的小孩,只觉得这么多年的撕心裂肺,夜不能寐,都是一场笑话。然而就在他真正准备放下执念时,一句无心之语,真相初显端倪,他穷追不舍,抽丝剥茧,痛不欲生。七年之前,我去奔赴与你的约定,也许是上天注定,这条路永远都走不到头。救命之恩,不得不报,亡人之子,终生相托,这其中苦涩,说不清,道不尽。你我之间,隔了多少阴谋算计,多年之后见你的么每一眼,都是上天的恩赐一寸伤骨,一幕夜色,都成了池律心底愈合不了的疤痕。预收CP1424379高冷攻VS美人受一句话简介美人报错仇的酸爽故事~...

漂在诸天的日子

漂在诸天的日子

关于漂在诸天的日子在宋末打了十年仗的姜森,穿越到了1976年的香江,一个港综和现实相结合的世界,开启了一段全新且永无止境的旅程!PS本书诸天文,又名从港综开始的诸天,不走剧情线,主角做事随心所欲,简单粗暴,不喜勿入。...

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

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

关于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武德七年。轰动大唐的太子李建成与并州杨文干密谋谋反一案,以一个李世民怎么也想不到的结局收场。太极殿上的那把龙椅似乎越来越遥远了。救贫先生,你看我此生,还能更进一步吗?李世民目中带着渴望之色,望着徐风雷。徐风雷微微一笑,反手就是一巴掌,拍在了李二的脑袋上!李世民!!!告诉你八百回了,要对自己有信心!你,就是天选之子!你,就是为当皇帝而生的!李世民感受到天灵盖传来的一阵颤栗,心满意足的的笑了。ps书友群见书评区置顶,作者每周随机抽取幸运读者推流年,娱乐为主,一起来玩!...

捡漏:我有黄金右手

捡漏:我有黄金右手

关于捡漏我有黄金右手捡漏鉴宝,全凭经验,林凡却选择走捷径!救命钱被坑,还遭遇女朋友背叛,林凡走投无路之际,获得能鉴宝金手指。从此他步步为营,脚踩仇人,拳打奸商,混的风生水起。青铜青花,翡翠美玉,金石字画,古玩收藏,天下奇珍,尽在手中。...

娇妾薄情

娇妾薄情

太子苻琰俊美孤傲,处事果决冷然,不喜人近身,唯独能容忍掌书崔姣服侍左右。东宫内人人都知晓,崔姣即是内坊女官,也是他的侍妾。这妾原出身膏梁门阀,貌美身柔,宜喜宜嗔分外惹人怜爱,更是自甘为妾,百般狐媚讨宠。苻琰对她虽有鄙薄,可又贪恋她给的柔顺情深。苻琰明知不可耽于情爱,待到太子妃入主东宫,这妾送人遣散都是随手的事。但苻琰却有点舍不得了,他想给她一个堂堂正正的名分,让她名正言顺的留在他身边。大婚前几日,苻琰告诫她,待孤与太子妃婚成,自会安排你的去处。跪坐在他身前的美人用那双水润多情眸仰视着他,再垂颈恭顺点头。苻琰叹息一声,这妾当真爱惨了自己。可到苻琰大婚那日才得知,这妾竟背着他已有情郎,只等她被遣散,他们便双宿双飞,甚至还想生一双儿女!盛怒之下,苻琰要亲手斩杀奸夫。她却为了那奸夫把他给捅了!他岂能饶她!最初时,崔姣只是想寻求太子的庇佑保自己一命,她兢兢业业侍奉着太子,为自己和兄长的前程谋划。等到时机成熟,兄长金榜题名,她就不用再伺候这刁钻阴戾的主子,离开东宫,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雪夜,崔姣与兄长摸黑上了去往益州的船,只等南下入益州,她便可自立门户。船行至半骤停,漫天火光将崔姣的船包围住,隔着门窗,苻琰阴冷嗓音踏水而来,崔氏,你现在捅他两刀,孤便既往不咎。阅读提示1高高在上真香狗太子x没心没肺钓系美人21v1双处he3哥哥和女主没有血缘关系4架空唐背景内容标签情有独钟轻松搜索关键字主角崔姣苻琰┃配角崔仲邕┃其它真香强取豪夺一句话简介她怎么能不爱孤(正文完结)立意人长在,水长流,此情不休求预收娇怜又名被厌弃后嫁给了清冷首辅(全员火葬场)202368文案已截图雪浓在温家做了十六年的养女。人人都说,她被这鼎盛富贵家族收养,是几辈子都求不来的福分。她必须对温家心怀感恩,哪怕养母收养她只是因为大师说她命里有福,可为养母带来儿女,哪怕养父母曾想过弃养她。养父说府中绣娘做不出合意的衣服,她便会了一手旁人叹服的绣活。养母常年体弱多病,她便求学医术。弟妹面前,她极尽温柔体贴。终盼不来半分温暖。养父母只将她当作打秋风的穷亲戚。弟弟从没将她视为家人,冷漠以待。妹妹嫌她性格温吞,太过招人厌烦。雪浓曾寄希望于未婚夫薛明远考上功名,迎娶她过门,她便能如愿脱离温家。女儿节出外郊游,她看见薛明远和妹妹躲在一棵树下倾诉衷肠。我想娶的人是你,可我只能对雪浓负责。养母与人说起时,若没有雪浓,他们该是天造地设的一对。雪浓默默疏远了未婚夫,想等机会合适,她再提出解除婚约,至于温家,她只要开口离府,也许他们巴不得。薛明远高中那日,谢师宴上雪浓多喝了几杯酒。本是壮胆想与他明说退婚,却在浑浑噩噩中被搀扶进到其恩师沈之宴沈首辅房中。酒醒时,雪浓才知自己铸成大错,她慌不择路的跑出去,经过断桥时一脚踩空。沉入水中的那一刻,脑海中闪过很多人在说话。你妹妹和明远两情相悦,你就成全他们罢。好孩子,你去陪沈首辅一晚雪浓,你去陪恩师一晚为你弟妹着想,你不能任性,你不是最听话的吗?失去意识之前,雪浓想,如果有下辈子,她想有疼爱她的父母亲人,有怜惜她的夫君,如果没有,还是不要有下辈子了。温家没了个无人在意的养女。沈家二房丢失的三姑娘找回来了,虽然三姑娘伤了脑袋,失去过往记忆,却得沈家上下千娇百宠。人人称赞这位三姑娘是京中最娇贵的明珠,京中鲜有配得上她的儿郎,可即便如此,求亲的人只差踏破门槛,就连温家嫡子新科进士薛明远也厚着脸皮上门求娶。记忆恢复后,雪浓常避着沈之宴。掌灯时分,面色苍白容貌俊美的首辅大人依靠在窗边的榻上,定定看着面前发怯却楚楚动人的姑娘,想嫁人了?雪浓咬紧红唇,嗯了一声也不敢看他。沈之宴朝她伸手,在她想转身躲出去时,勾手将她抱到膝上,轻拍着她的薄背哄她,你叫我兄长,为何躲我?为何嫁给旁人?雪浓想起他们初见,沈之宴给过她一罐糖,也是这般哄小孩的语气。觉得苦了,吃一颗糖,就甜了。阅读提示(1)男女主无血缘关系,男主比女主大八岁(2)cp属性,清冷首辅x缺爱小可怜(3)除男主外,全员火葬场(4)1v1,双处,he...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